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暑酷热烦躁 中医:宜做好防晒、护肤避免「红肿痒」

2023年07月27日 17:54 PDF版 分享转发
防晒(photoAC)
(photoAC)

希望之声2023年7月27日】(编辑:李文涵) 为夏天最后一个节气。对此,王大元在脸书专页「元气师 王大元」发文指出,此时酷热已达最高峰,体感达40度以上,身体除会感到极度闷热外,心情也会跟着烦躁易怒起来,还易引发中暑、晒伤和过敏性皮肤炎,要记得多喝水、做好防晒,日常也需养成好习惯,如减少刺激、吃发物,避免皮肤反复红痒。

大暑  (pixabay)
大暑 (pixabay)

日晒疮  严重恐

《自由时报》引用王大元观点,大暑烈阳晒过头易出现皮肤红痒、小丘疹和水疱,中医称「日晒疮」,通常3-4小时症状显现,轻症含红肿刺热、水泡渗液,疼痛感第2-3天最严重,一周内会逐渐恢复,伴随脱屑、继发性色素沉着;严重若有大面积皮肤表面受损,恐有细菌感染或败血症风险。

中医会依晒伤程度分为「阳毒在表型」和「毒热内盛型」,前者可选用黄芩、连翘、滑石、生甘草等清热泻火;后者则可用龙胆草、苦参、板蓝根等解毒利湿。

光敏性皮肤炎  照护有撇步

有人一晒到太阳,皮肤便开始发痒起疹,且愈热愈严重,中医认为与「湿热内蕴」、「热盛动血」有关,这是一种迟发性、与光敏感有关的日光性皮肤炎,因紫外线照射而改变DNA结构,进而引发,通常于曝晒后1-2天内而出现皮肤发炎、搔痒或刺痛。

王大元提醒,皮肤痒也应从日常着手改善,如洗澡水不过热、发作时,应减少使用肥皂、沐浴及洗面乳。平时适量涂抹硬质地、不油腻乳霜;若搔痒难耐,建议冰敷、湿敷或轻压患处,避免抓挠。

连翘(pixabay)
连翘(pixabay)

饮食清淡为主,少食发物、坚果、甜食和刺激性饮料,如带壳海鲜、烧烤油炸、奶类、酒精性饮料;以及含感光物质食物(如呋喃香豆素),柠檬、葡萄柚、橘子、芹菜和九层塔等。

本文章或节目经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大暑酷热烦躁 中医:宜做好防晒、护肤避免「红肿痒」!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