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CDT周报】第168期: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

2024年05月06日 20:41 PDF版 分享转发

05/06/2024

【CDT周报】第168期: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67期:新时代新成语之“云浩止耕”、“纪不懂法”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3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1条,刊登读者投稿1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4月29日—5月5日。过去一周,恰逢的五一假期。就在放假前,“五一其实只放一天”的词条冲上了热搜。根据官方现行的调休政策,所谓的“五天假期”其实都是从前后的双休日中单独摘出一天凑整得来的,放假前人们需要连上两个“6天班”,放假后又要上一个“6天班”,如此“骡马假日式”调休也难怪会引起民怨沸腾,更何况劳动节是一个纪念工人阶级争得权益的节日。有网友嘲讽道“人们996连续工作十二天从而换取五天假期,去庆祝这个纪念工人获得八小时工作制的节日。”相当难得的连续假期,加上的免费通行(注:中国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以及广东近期连续强降雨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叠加之下,假期期间梅大高速公路发生了一起伤亡惨重塌陷事故。据媒体报道,在假期开始的1日凌晨2时10分左右,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突然发生了塌方,长约17.9米的路面整体陷下,导致23辆车因刹车不及掉入深坑之中,并发生起火爆炸。截至目前,该事故已经造成了至少48人死亡、30人受伤。公开资料显示,梅大高速是连接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与大埔县的高速公路,通车时间(2014年12月31日)尚不足十年。有网友注意到,新华社官方在梅大高速事故发之后,很快将“事故”一词改为了“灾害”,而这个细思极恐的改动也很大程度反映了事故“无人负责”的一大困境。首先,一条通车不足十年的高速公路发生如此严重塌方,有无可能在质量上有“豆腐渣工程”的可能?其次,近期广东多地出现连续强降雨,气象部门也一直在发布预警提醒,为何旅游部门没有对外发布相应警告?为何高速公路管理方却没有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再者,中国式调休人为促成了假期出行高峰,许多人为规避拥堵特意选择了凌晨赶路,但即便如此依然是多车满员、行驶密集,这种不合理的假期安排是否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呢?

img
民假期出行拥堵:
file在这一巨大的悲剧发生后,一篇题为《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车》的报道引发了网友关注,它讲述的是饶先生一家幸运通过塌陷地段后,其岳父黄先生做出了逆行到塌陷另一端下跪拦车的勇敢举动,将车流阻挡在了死亡悬崖之前,因此有许多网民盛赞饶先生一家“功德无量”、“感动中国”。这样的正能量报道的确能带给人感动,也能部分安抚灾后创伤,但却无法解释“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它甚至都很难解释,为何饶先生一家7口人会凌晨2点走在高速路上。正如网友所言,“如今的事故报道中,已少见对真相的追问,对制度的探究,只剩下这些让人感动的好人好事了。”就在梅大高速事故正引发全网关注之际,一起发生在4月11日的网友“胖猫”跳江事件却意外抢占了网络热度,登上热搜榜首。年仅21岁的网友“胖猫”是一位知名的游戏代练,他两年多时间陆续被女友骗走51万,在经济与感情均遭巨大打击的情况下,最终选择跳江轻生。很显然,胖猫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个人悲剧,其公共价值显然不及梅大高速事故,但为何其热度却高得离谱,甚至盖过后者呢?个中原因难免令人起疑。在5月4日晚,一名梅大高速塌方事故的家属出现在了微博上,这位男子@李戊晨 的弟弟是事故幸存者,他的老婆、妈妈、岳母都死在了这场事故中,一车5人仅有自己与儿子幸存。细看这名男子的帖子,堪称是中国式卑微维权者的典范,不但开篇强调“抱歉公共资源”,同时尽量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描述了三名女子的死亡过程,最后还将关注点停留在“易燃”问题上。而 @李戊晨 在转发时对于高速公路管理及事后救援问题的质疑与批评也很有限。但即便如此,这篇帖子还是在引发网络关注后消失,可见无论其表达方式多么克制,该事件本身已经被当局视作维稳重点了。更何况,“电动汽车易燃”可能也不再是个绝对安全的话题,就在几天之前,一辆华为问界M7在高速追尾自燃导致车上3人死亡后,受害者家属却在维权多日后突然删除了所有消息,并希望大家“不再打扰自己和家人”,显然是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影响。就在事件戛然而止之时,这名受害者家属还在微博上被“华为粉”要求道歉,理由是她给民族品牌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网友评论道“你让一个失去三个亲人的人去道歉,你的良心呢?”而这名“华为粉”理直气壮地回应道“中国可以没有这三个人,甚至也可以再加上她四个人,但是中国不能没有华为!”

file

CDT 档案卡标题:【CDT周报】第168期: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4.5.6
主题归类:大事记
CDS收藏:话语馆

一周荐读:

  • 【CDT月度视频】四月之声(2024)——向《四月之声》致敬

谨以此片向《四月之声》致敬。本项目将持续更新,直到《四月之声》及同类影片在中国解禁。本片包含2024年4月期间的“清明节悼念维稳、想当行长的男孩、奈飞版《三体》被禁”等热点事件。

  • 【CDT报告汇】中国新闻自由全球倒数第八,关押记者世界第一(外三篇)

报告还特别点名中国批评道,“在中国(第 172 位),除了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拘留更多的记者外,政府还继续严格控制信息渠道,实施审查和监视政策,以规范网络内容,限制被视为敏感或违背党的路线的信息的传播”。

  • 【404文库】城市的地得|指向自身的觉醒,只会导向新的困境
  • 【404帖子】李戊晨|这次事故我永远失去了老婆、妈妈、岳母
  • 建设性意见|梅州高速塌方:一场可以预测但无法避免的灾难
  • 建设性意见|梅大高速塌方到底埋了几辆车?非要挖出来才知道吗?
  • 张3丰的世界|维护时代的来临
  • 卖杏花|此次事故最大教训:开车要么快,要么慢
  • 卖杏花|感谢黄色新闻,让重大事故又暖心又好看
  •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梅龙高速下跪的他,莫大的勇气和瞬间的生死
  • 韩青说书|感动中前行:没有坏人,只有好人
  • 历史押韵|胖猫的热度为何完爆梅州的热度?

广东高速塌方,死亡人数上升到48人,它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灾难。它的时代性体现在以下诸方面:大基建后遗症,狂飙突进的建设,缺乏维护;我们这个社会进入维护时代,但是钱和责任感都缺;一种普遍的“责任逃脱机制”,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应该负责。

一周百科:

  • 【CDT百科】我们从不看别人的笑话

“我们从不看别人的笑话”出自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芃之口。2024年1月13日,第四届中国短视频大会召开,山东台台长吕芃在大会主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强化短视频引擎作用,赋能主流舆论宣传》的演讲。其中,他的一段发言内容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强烈争议,他说:

“可能有领导和同志们会问,亿级目标在目前新媒体端还是一个很值得夸耀的目标吗?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向各位领导们汇报,闪电新闻从来不做跨省的舆论监督,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我们从来不转播任何灰色地带的东西,我们只转发正能量。因为山东广电是孔子家乡的电视台,我们牢记孔子有一条被全人类各个民族共同接受的金科玉律般的格言,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尤其做山东人,一定要厚道,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

一周关注:

  • 【404媒体】Zlibrary Official|再见,中国读者。

再见了,中国,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持续。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技术与法规可以找到共存的方式,让知识和思想的流动不再有障碍。那时,我们或许不需要说“再见”,只需要用一个更加温暖的词:“欢迎回来”。

  • 【中国哭墙】文亮,你成了这个无信仰国度的牧师(4月1日-4月30日,2024年)

dusaidad:早,李医生。干了的事情,一直在困扰我的事情,希望能平安顺遂如意安全度过,都说好好活下当下,不要提前预支焦虑。可是,这个真的蛮难的。也很感恩,昨天遇到一个人,愿意跟我交流那么多,我也短暂地获取了一些力量,那一截时间,感恩没有任何焦虑、恐慌和不安,只有无边无际地积极向上、人间美好。

一周惊奇:

  • 亮见|毫无人性,遥遥领先!
  • 关尔东|大厂忙着踢皮球的时候也请看看脚下的人
  • 林中的维吉尔|惨烈撞燃之后,他们为什么还愿意信任国产车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歌颂成就不了伟大的企业,捂嘴也一样。合理质疑一个企业,都需要鼓起勇气,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不仅是对这个企业的过度保护,更是对社会整体氛围的无形伤害。在这个事件里,很多人提到那句“还是买特斯拉好,出了事全网能帮你维权”……

  • 建设性意见|把家逼成流浪汉,就不怕实验室里的病毒也流浪上海吗?
  • 知识分子|对话“睡在实验室门口的病毒学家”张永振
  • 摇摆编辑小组|张永振:一个病毒学家的编年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暮春的凄风冷雨中,国际知名病毒学家张永振在一众保安的环伺下席地而睡,在自己领导的生物实验室门口成了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研究员”。上海公卫中心声明称,要对部分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已妥善安排张永振他和研究团队搬到其它实验室,又因为安全原因必须封闭施工,所以才不让人进入。

  • 【404文库】城市的地得|烧毁的不是“一建筑”,而是河南人的一部分心灵
  • 剥洋葱people|火袭大礼堂

这是河南人的一个梦,也是“河南人心灵”的一部分。但是它似乎注定要破碎,看一下消防的通报:它被称为“一建筑”。相信不仅在消防,在很多部门很多领导心中,它就只是“一建筑”而已。施工队的人可能也是这样想的。

  • 知识分子|在中国,“学二代”现象正在蔓延?

可以说“学二代”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们的家庭会去选择起跑线。我们看到各类中小学科技竞赛里的神仙打架,是因为“学二代”太多,赛道已经不够用了。因为高考外的升学方式的名额更为有限,所以注定会越来越卷。

一周讽刺:

  • 我是麦杰逊|五一刚开始,就有创业新闻翻车了

这条新闻表示,安徽的90后大学生徐某某,分享了他在杭州创业的故事。这位大学生表示,他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创业卖烧饼。他最开始第一年的投入,只有3800元,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在第一年,他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10万!

  • 王五四|中国病人的爹味良药

我们常说祖国母亲,但不说祖国父亲,也没有人知道祖国爸爸是谁,爸爸去哪儿了。但我们却知道父亲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特别是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比如高铁之父,航母之父, 疫苗【小编推荐: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之父,移动支付之父……除了最后一个,其他之父都被抓了……

  • 剑客写字的地方|他们证明自己爱国的方式:对“弱者”出手!
  • 黑噪音|鲁迅怎样证明自己不是境外势力?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是写在刑法里的。而“未经公安部门批准,任何人均不得随意搜查、没收公民的私人物品”,也同样也是明文规定的东西,把人控制住的同时去搜查她们的箱子,很显然是涉嫌侵犯人格权与隐私权,写在民法里。

一周声音:

  • 艾晓明|甘粹先生专访:“因为我的心中还有个林昭”

2012年笔者开始寻找林昭遗稿,后得以林昭挚友/难友甘粹先生作交流。笔者在访问中请甘粹先生具体讲述经历,这是交织历史悲剧和人生苦难的回忆。在1957年反右之后因和林昭相爱而被发配兵团,从此受尽折磨。一个人的生命是怎样被“反右”所拨弄、扭曲,尽在他的证言中。

  • 张3丰的世界|哥大抗议现场,一位失声痛哭
  • 成长合作社|在大学,比上课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大家对抗议本身也不用太担心。它足够丰富、足够包容,反对而不是鼓励暴力。一位中国人成为现场唯一失声痛哭的人。后来了解到,他本来是支持抗议行动的。这说明,激烈的情绪对人的冲击非常大……谁能想到,“崩溃”的不是巴勒斯人,也不是犹太人,而是一个中国人?

  • 建设性意见|根本不存在“新冠灭活疫苗之父”

灭活疫苗,有的确比没有要好,但远远达不到公众对新冠疫苗的预期。耗费上千亿资金,对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的贡献却并不突出,灭活疫苗的路线选择堪称重大失误。一次新冠疫情,错过了机会,但我们的社会终究也撑过来了,但在生物医药领域技术革命的路上错过机会,落后一代…..

  • 特正经的张某某|中国人没有尊严感的一生

尊严感,也许就是一种“笃定的生命自主感”。——于个人而言,他确定他全权拥有人生自主性,确保不被操控和支配。——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员,他确定其他人“视我为人”,从而不会被戏弄、被羞辱、被无视,被工具化……

一周故事:

  • 猛犸工作室|当大龄司机卷进

对59岁的网约车司机李明德而言,2024年这四个多月的生活,可以浓缩为两个字——穷忙。换成年轻人的说法,那叫内卷。“内卷”,这个陌生词汇在已近六旬的李明德看来,是模糊的概念。他自嘲自己是个老家伙,跟那些新世代的年轻人不一样。可实际上,他常年带着三个智能手机,两个用来接单,一个和家人、朋友联系……

  • 极昼工作室|农村老人,甘愿被低价旅行团「洗脑」

子女们抱怨他们不听劝,而老人们在意的,只有“出去”这件事本身。没有儿子的人甚至觉得,这证明了自己有钱、有闲、身体好,不能走的多是子孙不孝,被啃老的。他们把这些能够出行的条件,当作晚年最珍视的“自由”。

  • GS点|平等视角:中国首家门诊——只有来诊者,没有患者

中国约有400万跨性别人口,TA们是一群灵魂被困在错误身体中的人。“跨性别”是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不同于其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TA们的性别认同可以是男性、女性、两者都不是、或两者都是。

  • 半熟财经|义乌电商,追爆品的人

从厂家到主播,义乌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努力将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执行效率提升到极致。义乌永远不缺爆品。谁也不知道哪个不起眼的小车间里,将生产出下一个暴富神话。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