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心情不好就吃甜食? 错!不仅没用还会上瘾

2020年07月28日 14:53 PDF版 分享转发
甜食(图片:pixabay)
心情不好就吃? 错!不仅没用还会上瘾(图片:pixabay)

希望之声2020年7月27日】(编辑:郭强)生活中有不少人需要面临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压力。在缓解压力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进食甜食。人在有压力时,体内的糖皮质激素会被激活,直接作用于某些味觉的受体细胞。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细胞对于味觉的反应,产生对于甜食的欲望,压力越大影响也越大。

甜食、布丁(图片: pixabay)
甜食(图片: pixabay)

另外,足够的糖分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可以让人保持兴奋愉悦,从而释放压力,因此吃甜食才有一定的解压效果。这样对压力过大的情况有改善作用,正因如此,许多人才会在压力过大的时候想要吃甜食。

千万别仗势年轻而「百无禁忌」的吃!过量或高糖、高脂肪除了会增加肥胖、的风险,也和忧郁情绪有关联!根据1份2019年10月发表于线上《PLOS ONE》的研究指出,减少摄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鱼和的摄取量可以改善年轻人的状。

忧郁(图片:pixabay)
忧郁症(图片:pixabay)

《常春月刊》报道,澳洲麦觉理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学者,研究76名17岁至35岁有中度至重度忧郁症,且饮食中常摄取过量的糖、饱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随机分配至「饮食改变组」及「常规饮食组」2组,针对饮食改变者,研究者提供1支13分钟的营养建议影片,1份饮食计划及食物包括橄榄油、天然坚果黄油、坚果、香料等;而常规饮食组则未获取相关资料,仅要求3周后进行调查。

实验结果显示,3周后饮食改变组的受试者,忧郁症状减轻,焦虑及压力分数也降低;而常规饮食组在忧郁评分上并没有明显改变。3个月后,研究者对饮食改变组的受试者进行电访,发现仍有7名依旧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且情绪也持续获得改善。

健康饮食(图片:pixabay)
健康的饮食(图片:pixabay)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邱弘毅说明,此研究再次验证,正确的饮食习惯确实能有效纾缓忧郁症状,但值得留意的是,用介入的方式改变受试者的生活模式,实验当下虽能看出改善效果,但过3个月后却仅有7名保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他提醒,饮食的改变需要从「认知」着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可透过群体效益、社群媒体、同侪等来进行,以同侪为例,陪伴受试者一同讨论改善饮食的计划、采买食材、食谱研究、烹饪等,强化对方改变的动机、营造其适当的环境将有助于提升饮食的认知。

常有人会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来舒压,虽然曾有研究发现适当食用甜食会让心情变好,其效果是借由糖份让胰岛素浓度的上升,帮助体内色氨酸优先转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经传导物质,抗忧郁的物质之一,因此饮食上摄取产生多一点血清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维生素B6或B12的牛奶、鱼、肝脏或各式绿色蔬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忧郁症状,使心情愉悦。

甜食(图片:pixabay)
反复食用糖份纾缓压力情绪容易造成上瘾(图片:pixabay)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提醒,反复食用糖份纾缓压力情绪容易造成上瘾,并非最好的选择,当察觉有忧郁情绪,除了检视情绪指数外,可增加运动量或寻求专业协助,不要只是依赖食物。

本文章或节目经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心情不好就吃甜食? 错!不仅没用还会上瘾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