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老祖宗推崇传承3000年的懒人养阳法,简单实用!坐着就把「阳气」补足了

2020年09月13日 15:55 PDF版 分享转发
阳光(pixabay)
阳气者,若天与日——《》(pixabay)

希望之声2020年9月13日】(编辑:李文涵)皮肤问题不一定是保养不足,可能是因你的身体状况所致,中医认为人体大部分皮肤问题都与阳气有着密切关系。

皮肤过敏(图片:pixabay)
皮肤问题不一定是保养不足,可能是因你的身体状况所致(pixabay)

阳气不足的人,衰老也会快人一步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十二次曰众所周知,植物若是没有阳光的照射,就不能进行,最终会是走向消亡。

人类也是一样,如果阳气不足,就无法抵御外邪,也会加速衰老。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阳气耗尽,生命也就消失。

这里提到的「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40岁以后,免疫细胞将大幅衰老(图片:pixabay)
阳气不足的人,衰老也会快人一步(pixabay)

那这么重要的阳气卫兵它们在哪里呢?

它们就是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不容易被外邪入侵。阳气出现问题衰弱了,除了提抗力弱,它所在的皮肤的状态当也会随之出问题。

阳不化阴,皮肤会有这4种异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其中「阳化气,阴成形」与我们的皮肤状态相关。

张介宾注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指出生理上阳性热而主动,所以可以化气,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性寒而凝敛,所以可以凝聚,生成人体的形质。

因此,阳化气是阳气运化阴形,将有形之阴弥散成无形之阳的过程,也是清理皮肤局部浊阴的过程。

1.阳气不达则皮肤易过敏、红肿

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机体阴阳失调。虽然表现在局部肌表失常,但其病机根本在于全身阴阳失调。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化气失常是根本,阴成形失常是结果。

「阳化气」不足,一方面脏腑功能不足、温煦推动无力,机体阴精输布无力而沉积,阳气不能运化阴形,导致「阴成形」相对太过,阴气敛聚成形,机体产生新生物或代谢产物过度堆积,痰湿聚结,在皮肤上则表现为色素沉着、新生物生成等;

红肿 (图片: pxhere)
阳气不达则皮肤易过敏、红肿(pxhere)

另一方面阳气卫外功能不足,肌表抵御外邪功能下降,皮肤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具体表现为皮肤对外界刺激敏感,风寒暑湿燥火、自然气候的正常更替变化均可引起皮肤出现过敏、瘙痒、红肿等不适。

2.阳气衰弱则皮肤衰老

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是的基础。阳气温煦,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柔静,生成人体的形质。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阳气渐衰,肾精渐竭,形体走向衰老,五脏功能减退,气血津液化生不足,阴阳两虚,阴虚不能敛阳气,阳虚不能化阴形,各种皮肤病衰老也因此产生,如松弛、色斑等常见的表象。

3.阳气不充则皮肤松弛

民国中西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在全面总结《内经》以及历代医家观点基础上创立「大气论」,大气即宗气。

宗气主要功能,一是宗气形成后循喉咙而走息道,鼓动肺呼吸,实现肺中清浊之气的交换;二是宗气由肺贯注心脉,协助心气推动心脉的运行;三是撑持全身、统摄营卫,为诸气之纲领,代元气主持全身气化。

人阳气充足的时候肌肤和肉都会显得紧致,就像小孩子一样,而阳气不足,宗气亏虚不能撑持全身,因此皮肤就像松了气的气球一样松弛老化了。

4.阳气不化则皮肤色素沉着

前面我们提到「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皮肤容易长斑是因为阳气清理垃圾物质效率下降,不单是皮肤表面的问题。

阳气不足身体不能维持恒温,常态下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致使气血运行速度变慢,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气等)不能及时排出而瘀积成疾。

如果阳气稍有不足,人体功能基本能维持,但人会有肥胖、手脚冰凉、等各种不适症状。

如果阳气不足程度加剧,人体基础体温就会进一步下降,在一些原有旧疾、旧伤或先天缺陷处瘀积堵塞现象更为严重,致使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显失常,因其堵塞部位与程度的不一样而外在突出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病变。

阳气不化则皮肤色素沉着   (pixabay)
阳气不化则皮肤色素沉着 (pixabay)

而皮肤色素就是源于机体这种阴阳的失衡机理。「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阳气温煦推动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若阳气不足,温煦失常,不能推动血脉运行,阳不化阴,瘀血阻络,可见色斑形成。

艾灸通阳、护养皮肤,把丢失的的阳气补回来

《针灸大成》指出:「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可见,调理皮肤异常,唯有艾灸可以直达病灶,这远非其他方法可及。

艾灸可以温阳散寒、补益阳气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两点对皮肤衰老都有作用。

第一,艾火是纯阳之物,它的纯阳之气可以补充局部衰弱的卫阳,平衡皮肤局部积聚的阴霾,把阴邪给散掉,恢复我们一开始所说的「阳化气」功能。

第二,艾火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把阳气收纳回体内,体内阳气充足,提供源源不断的阳气,自然就能通畅地达于体表。同时脏腑因阳气得到补充和恢复,功能随之加强,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体内的毒素也能被迅速赶出体外进入皮肤。

艾灸虽好,但施灸的过程中,通常需不停地更换艾柱或者移动艾条位置,如果是灸多个穴位,就更费时费力。那有没有不用操作,更省时省力的好方法呢?——艾草坐垫。

坐垫法古代广泛流行于民间,清代名医吴尚先就很推崇。

艾草纯阳,把艾叶装在坐垫里,让纯阳之气从肠道、会阴处进入人体,可以温暖下焦及五脏六腑,补充局部衰弱的卫阳,平衡皮肤局部积聚的阴霾,散掉阴邪,恢复「阳化气」功能,从而缓解阳气不足。

以及,帮助身体把阳气收纳回体内,体内阳气充足,自然就能通畅地达于体表,温煦推动脏腑的各项功能,机体的清除垃圾和自愈能力也随之加强,体内多余的垃圾也能被迅速赶出体外进入皮肤。

国货铺的艾草坐垫选取的是自有蕲春种植基地、端午前后采摘的蕲艾,人工处理陈放,陈化3年的艾叶用石臼和木槌反复打磨,捶打成绒,然后过筛再捶打,如此重复至少7次,补益阳气和养护皮肤的作用更甚。

艾草(pixabay)
艾草(pixabay)

搭配舒适棉麻布,坐着就能用艾的力量暖下焦,通阳护养皮肤,好用还省时省力。

现在处暑节气已经过了,阳气充实旺盛不再,素体阳气不足的人逐渐会感受和出现上述阳气功能下降带来的不适,所以提前做好养生治未病,需要及时补充阳气。

本文章或节目经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老祖宗推崇传承3000年的懒人养阳法,简单实用!坐着就把「阳气」补足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