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偏科”这个词就不应该存在

2024年06月18日 11:27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往事与随想 作者: 往事与随想

这两天都在说17岁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12强,早上我凑热闹发了一条朋友圈:都在说这个女孩子“偏科”,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偏科”才是正常的,“不偏科”反而不正常?然后随便说了两句的教育体系,朋友们都很感兴趣,所以写篇短文展开说说。

我去年9月带两个娃到读书,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加拿大的中学教育体系,那就是:“偏科”。注意,下面我说的全是常识中的常识,因为不要说跟专家比,就算跟陪读家长比,我恐怕都是最不用心最不求甚解的那种。
第一个常识就是:9-12年级的必修课分别是:8门、7门、2门(语言和数学)和1门(语言)。也就是说,高中最后两年,绝大多数孩子已经“偏科”得不像样子了——而这是刻意培养的结果。

贴个图帮助理解。

所以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来,整个高中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孩子学会“偏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教育理念的区别,这种教育体系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到了11年级/12年级,绝大多数孩子上的课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边也没有班级,只有同一门课程的同学。

所以有很多选择,而选择就是自由,同时自由也就意味着责任,很烦人的。

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1、去年刚来的时候,我家老大上10年级。从上表可以看出,10年级其实还好,自选课程只有3门,随便选。第一学期我们想选数学和科学,但因为我们到得比较晚,都没了,选不上。我当时就有点崩溃,这么重要的科目,居然选不上。

后来才想明白,既然有选择,那么选不上就是必然的后果:国内都是那些科目,学校很容易安排,但这边要给学生选择,那必然存在有些科目选满了,有些科目不足的情况。好在可以第二学期再学,也就罢了(对,一学期8门,每学期只需要学习4门,即便是数学这样的“主科”,也只需要学一个学期)。

2、老大下学期要上11年级了,看上图就知道,只剩下2门必修,其他都要自选,这可真是愁死人了。最发愁的就是: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未来准备走什么方向?因为这是选课的前提,不搞清楚这几个问题,选课根本无从谈起,只能瞎选,拿人生开玩笑。

扯远一点,这几个问题,拿来问马上要报高考志愿的中国学生,有几个能回答出来?从我身边的观察看,绝大多数高考生是完全懵逼,一问三不知的。而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所以当时我们父子俩搞得很头疼,犯了不少低级错误,还改了两三次,总算勉强定下来了。

大家再去看一下前面的图表,或许就能明白了我为什么说这边的中学教育就是培养“偏科”了。因为人要认识自己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需要漫长的四年的时间来探索和试错:一开始让你什么都尝试一下,在你认识自己和世界之后,尝试做出自己的选择(会有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

这才是别人教育体系的精髓所在。很多人觉得让孩子留学是为了逃避“内卷”,其实不是,或者说不应该仅仅是,而是为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孔子说因材施教,此之谓也。

说了这么一大堆,再回到姜萍。很多人说姜萍的案例是不可复制的,这是对的,在中国。但在加拿大,当然可以复制。

正如前述,她到了11年级12年级,就可以只修数学和语言——说明一下,数学大类下面还有不同细分的科目,她可以都选了,其他都可以不学。

再说一个,她还可以参加滑铁卢大学组织的数学竞赛。这里解释一下,滑大有加拿大最好的数学专业,他们瞧不起加拿大高中的数学水平,所以自己搞了一个数学竞赛。我家老二上7年级,老师就推荐他参赛了(中学阶段,普遍比外国人数学成绩好,因为课程难度不一样)。具体到姜萍,每年数学竞赛都拿第一名,拿个全额奖学金,读最好的数学专业,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为什么可以复制?因为人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复制,当然,不仅仅是复制数学专长,其他亦然。

最后再说一句,难道我们“不偏科”吗?实际上偏死了,只偏学习成绩——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偏成啥样了?

前面说到11年级选课,一开始我家老大8门课选了两门吉他,两个学期都有——对,不仅可以选修音乐,还有单独的吉他,也算学分。他上学期参加了学校篮球队,经常下午有比赛,如果要去外校,提前出发,都不上课了。

老二的同学,现在已经有至少两位提前回国了——还有半个月才放假好不好?为什么?因为7年级学习不重要,玩更重要。我开玩笑说:你们适应能力很强啊,这么快就变成“加拿大人”了。

但国外也不是不卷,等到了11年级12年级,压力就会非常大了,到了大学更卷得不行,我听说不少学生要学到半夜两三点,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毕不了业。我觉得这是对的,在孩子心智身体还没有发育好的时候,让他玩,等他成熟了,再玩命折腾他,这符合人类发育的阶段。

接着写

1、我发现,说最基础的常识是有价值的,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不懂,不敢写,现在发现,越是基础的信息,可能对国人越有参考价值。

2、看读者的留言,觉得很有意思,简单回复是不够的,有必要认真阐述一下。

首先想说,“偏科”这个词就不该用。

为什么?因为它意味着这是不正常的,有问题的,是一种缺陷,而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全才才是罕见的),它不是问题。

为什么较这个劲?举个例子,有朋友写过一篇文章,说“叛逆期”这个词就不该用(国外心理学教材根本就没有这个词),给我很大启发。对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生理心理要在短短几年成长为一个成人,当然要经历很多探索试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过程,怎么就叫“叛逆”呢?如果你觉得这是“叛逆”,那你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自己?

“叛逆期”这个词被广泛使用,对人的认知影响是很大的,同理,“偏科”也是如此。

我之所以反对用这个词(包括上一篇用那个标题),就在于应该反思的不是个体,而是这个规范和机制——难道不是应该把所有人都同等对待吗?
这是上一篇的读者留言,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也正是这句留言触发我再写一篇的欲望。

上图加拿大安省高中选课的科目要求。这个表格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简单的说,偏科在加拿大太正常了,甚至是刻意培养的结果,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看。

这篇想重点谈一下安省中学生的可选科目,这里面也很有意思。

一是科目非常多,登陆系统查询我家老大所上的高中(不同学校开设的科目有所不同),11年级可选科目有66门,12年级有78门。必修只有1-2门,选修一大把,学生可选空间之大可想而知。在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之下,什么叫“偏科”?根本就没人用这个词。

二是种类多,所谓种类,不仅是内容包罗万象(78门太长了我没法一一截图,大家也看不过来),而且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比如说,如果你想考大学,你就应该选修U类(科目编号倒数第二个字母);如果你想考学院(类似国内的大专),可以选C类;如果你想高中毕业就去工作,可以选择M类或者E类……

上图的技术教育部分E类的“施工技术”和“定制木工”就是针对想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你可能会说这不够,没关系,还有专门的技能专业课程(SHSM)登陆安大略省政府网站,是这样介绍的:

一共有19个行业提供该课程,当然,不同学校开设的科目不一样。

通过可选科目这几张截图,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了,不管你是想上大学,还是上技校,还是直接工作,你都是同样被重视的,都有相当丰富的资源供你使用,而且,没有强制分流,一切都是你自愿的选择。

所以,在这样一种体系下面,没有失败者,只有不同的选择。

而这是何其关键。想想国内的技校生,几乎成了Loser的代名词,这仅仅只是个人原因?这是高考淘汰机制的制度使然!

人各有所长,教育体系难道不应该去鼓励人发挥所长吗?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机制去羞辱人打击人呢?

实际上,在加拿大,技术工人往往比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就业,收入也更高,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当然,这是教育之外的事儿了。

下面简单谈谈这后面的考核录取机制:

加拿大没有统一的高考,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大学录取主要考察11年级和12年级相关科目的分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标准都不一样,学生可以登陆学校官网或者安省大学信息网去查看,然后早做准备,有的放矢。而学生的分数则由老师决定,老师主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来打分。

说到这里,大家恐怕都有一个巨大疑问:这后面作弊的空间实在太大了。但我几乎没有听到过这方面的丑闻,据我最浅层的猜测:

1、老师没有这个冲动,对于他的绩效考核,学生成绩只是参考因素之一,仅此而已;

2、学校也没有这个冲动,公校没必要,私校或许有,我听说有的私校打分会特别宽松,但这类学校会慢慢失去诚信,大学会针对这类学校(参考毕业率)降低其系数;

3、最重要的是,学生和家长也没这个冲动,因为这边名校毕业太难了,正如上一篇所说,小学让你玩,大学玩命折腾你——你勉强考上多伦多大学,毕不了业,回头还要去重新读个college,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加拿大可不比,考上大学就躺平,还基本上都能毕业。

4、除了制度设计,社会道德风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宗教信仰的文章可参考,总之,如果什么都要靠制度规范,执行成本会非常高昂。

最后说一下:中国可以学吗?

我认真思考了,觉得学不了,因为背后是政治制度。

从操作的层面,要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就必须有足够多元的来源,基础是一个足够开放的社会。这边有公立,有天主教教育局,还有私校,课程除了学校自己设置,还有对外合作,而且不同层级的人都有相当的自主权。而必然导致标准化,整齐划一既是需要,也是能力——即便它想多元化,它也做不到。

除了运作机制所不能,目标同样大相径庭。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对世界最了不起的制度贡献(相比之下四大发明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但可惜的是,到今天它仍然只是一个筛选淘汰机制,是唐太宗说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而不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教育为谁服务?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本质而言,它不仅是洗脑,更是服从性测试。毫不夸张地说,中学阶段的思政、历史有百害而无一利,几乎每一页都是有毒的,就是一坨狗屎。为什么要让你吃屎?因为吃了就意味着服从,如果你不能经过这个测试,要你何用?

回头开头那位读者所说的“善意的社会”,何谓“善意的社会”?一个最基础的出发点就是把人当人看,而不是把人当工具。而如果大的制度不把你当人看,教育制度岂能把你当人看?这话只能说到这里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半天,不能帮助解决问题,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它不合理,更不是天然合理。而知道本身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