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彻骨之寒:几乎成功完美犯罪的男人

2020年09月05日 4:00 PDF版 分享转发

宗教的、心理的、精神病理的……从任何角度来分析和还原李斯特案,或许都可以无限接近那个真相,但也只是接近而已。我们知道的故事版本,已经杂糅进了太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不同的解读者亦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么说,这桩看似完美的犯罪却并未成为悬案,或许这才是对于逝者最大的慰藉吧。

1971年11月9日,韦斯特菲尔德,新泽西州:46岁的会计师约翰·李斯特(John List)和他的孩子们在清晨醒来——13岁的弗雷德里克,15岁的小约翰,还有16岁的帕特里夏,一如往常。

李斯特一家。从左至右:约翰·李斯特,帕特里夏,海伦,小约翰,弗雷德里克。© medium

约翰在吃早餐时陪着他们坐了会儿,小心翼翼地不让他的孩子们起任何疑心。这个计划他已经冥思苦想了几个月,而他的唯一目的,是不再让他的家庭遭受更多痛苦。

生活总是刁难著李斯特一家,至少对约翰来说如此。约翰在大学毕业后结识了已是寡妇的海伦,不久后两人就开始了一段恋情。而当海伦告诉约翰,她因他而怀有了身孕时,约翰作为一名虔诚的路德会教徒(Lutheran),理所当然答应了和海伦结婚。

然而直到婚礼后,约翰才得知她并没有怀孕。约翰知道他上当了,但是他的宗教信仰并不允许他破坏婚约。尽管海伦的未婚先孕只是个幌子,但她在结婚后可没有丝毫怠慢。短短四年内,约翰和海伦就有了三个孩子。

这给约翰和他的家庭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但约翰似乎并不总能把握一份稳定的工作,他的工作质量无可挑剔,他处事细腻、工作勤勉,但他却总因为与上司或者同事间的交流障碍产生矛盾而被辞退。约翰身上总有些令人看不顺眼的地方,这让他屡屡被视为眼中钉。

不过,当他成为新泽西州一家银行的副行长时,一切问题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海伦说服他买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一栋容纳19个房间、坐落在城镇最富饶地区中的最昂贵的府邸——“布雷兹诺尔”(Breeze Knoll,本意为微风山丘)。约翰其实并没法支付起买下这栋堪称豪宅所需的费用,但与其和妻子对峙,他还是选择了向他的母亲——阿尔玛借了一笔钱。

1971年的布雷兹诺尔。© Grim Happenings

与他已故的父亲不同,约翰和他的母亲关系一直很亲密。认识他们的人说或许是阿尔玛对家中这位独生子的溺爱,她才会如此慷慨把钱借给他。而作为交换,阿尔玛则独享了在府邸三楼的一整套独立公寓。

6年时间过去了。从那之后,事态开始急转而下。不出一年,约翰就被银行辞退——辞退的原因和他丢掉的其他工作一样。然而约翰并没有通知他的家人发生了什么(并承认自己的失败),而是每天继续打好领带,照常“上班”。

他会在早晨开车到车站,坐几站后下车,并乘坐另一趟车返回家中。他同时找到了另外一个工资较低的工作,但不久后也被辞退了,接着又是另一个、再另一个。他的收入与开销渐渐完全脱节,这时他开始从他母亲的帐户里挪用一笔一笔的钱。到了1971年,他破产了。而这对于一名“将贫穷视为罪恶”的虔诚的路德会教徒而言,则代表着更为严重的道德危机。

除此之外,他步入青年的三个孩子,在他看来全都遭到了70年代罪恶的美国文化玷污。他尤其担心大女儿帕特里夏:她居然向他透露出想要演戏的愿望,而约翰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项极其污秽的职业。当时甚至有传闻她沾染、沉迷上了巫术和大麻

但这还不是导致李斯特一家分崩离析的最糟糕的事。海伦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这源于一桩她从未向丈夫说起的可怕祕密,在他们搬到新泽西后不久,她就已经出现了短暂失明和昏厥,她右眼的视力变得越来越差。她开始酗酒、每天只能依靠镇静剂度日。在1968到1969年的冬天,她检测出了晚期,来源于此前她与前夫的接触。不止如此,或许是由于尴尬和精神错乱,海伦再也没有踏进过教堂一步。

这份黑暗的计划在约翰的脑海里已悄然酝酿了几个月。破产当然是无法避免的,但这样的结果将会把整个家庭置于贫困之中,从此只能靠慈善和社会福利维持生活——这一结果对约翰而言,与自杀无异。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自杀。但在他所信仰的宗教中,自杀是一项无法饶恕的严重罪行。不论他有多憎恨他的家人,憎恨他们所施加给他的重负如何令他窒息,但在内心深处,约翰依然爱着他们,以他独有的方式。他还想要知道是否还有一丝机会,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与他的家人们团聚。

经过一番思索后,他终于明白只有一种方法能够把他的家庭从贫困的耻辱和罪恶中解脱出来。和在生活中专注的每件事一样,他想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清晰到每一个角落和细节。

﹡﹡﹡

早晨,孩子们刚离开家前往学校,海伦起床后出于习惯下楼给自己倒了杯咖啡。约翰和她闲聊了一会儿,手持着他父亲给他的9毫米斯泰尔自动手枪,走到了妻子的身后。

他向她的脑颅一侧开了一枪,瞬间杀死了她。

他将妻子的尸体装入睡袋中,并把她拖进了较为开阔的舞厅,放在彩色玻璃天花板的正下方。接着他走上楼,前往他已经84岁高龄母亲的房间。

阿尔玛正给自己做着早餐,“感觉自己像是犹大”的约翰给了她一个吻。她向儿子询问楼下传来的响动,约翰支支吾吾地回答了。他把枪抵在了母亲的左鬓,扣下了扳机。

她的尸体实在过于沉重,约翰不得不把她留在原地,用一条毛巾盖住她的脸。

回到楼下,他清理了厨房中“意外”的血量。随后立刻开始执行他邪恶计划的下一步:他写信并打电话给孩子的老师、他的上司,和其他有关的人,声称他们一家会离开并前往北卡罗莱纳州照顾一位生病的亲戚。然后他前往邮局把信都寄了出去,顺便暂停了他家的邮寄服务,同时也取消了所有牛奶和报纸的配送。最后,他路过银行取走了他母亲帐户里剩余的2000美元。

回到布雷兹诺尔,约翰给自己做了份早餐,静静等待他的孩子们回家。帕特里夏是最早到家的一个,她早些时候就打电话给父亲说她身体有些不适,于是约翰先从学校把她接回了家。一进入室内,约翰就用他的老式.22手枪射穿了她的下颚。这把枪是他在战后一直保留着的纪念品。他把大女儿的尸体拖进舞厅,摆放在了她母亲的身旁。

下一个回家的是儿子弗雷德里克。约翰用同样的手法杀死了他,把他的尸体和帕特里夏放在了一起。

小约翰那天放学后有一场足球比赛。约翰前往场地观看了儿子的比赛,结束后开车把小约翰送回了家。一进入厨房,约翰向他后脑勺开了一枪。但是和李斯特一家的其他成员不同,小约翰临死挣扎了。约翰不得不往他身上多开了9枪,才把他拖进了躺满其他家人的舞厅中。

约翰站在他们身前,诵读了选自路德会赞美诗的祷文。

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清理干净了血迹,坐上饭桌开始吃晚餐。吃完后,他把碗碟洗净,整齐地放进了烘干机。一切完毕后,他爬上床睡了一觉,正如他后来所承认的,这是他几年来睡的最踏实的一晚。

第二天早晨,他把空调温度调至最低,尽可能延长尸体腐坏时间。他点亮了房子里的所有灯,把收音机调到他最喜欢的古典乐频道,希望能够以此掩人耳目,营造房子里一直有人住的假象。

接着,他独自坐下并书写了一份长达5页纸的忏悔信。写完后,他蒐集了所有的家庭合照,把所有自己的图像都从中剪掉。

约翰·埃米尔·李斯特走出了大门,将他身后的门反锁。

他开车到肯尼迪机场,把车扔在了那里,然后坐公共汽车返回市区。他从市区搭了班车前往丹佛,并在那儿以罗伯特·彼得·克拉克(Robert Peter Clark)的名字注册了一张社保卡。他找了份工作,化身为一名短期厨师,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与此同时,空荡的布雷兹诺尔仍是一片死寂。数周过去了,亮着的灯开始一个接一个全部烧坏,只留下一栋黑黝黝的府邸,唯有收音机里的古典乐透过扬声器在屋里回荡。

由于李斯特一家的生活过于隐祕、鲜有交际,足足近一个月后,人们才发现有些不对劲。12月的第一个周末,帕特里夏的戏剧老师放心不下她如此长时间的消失。在他的脑海中有个可怕的想法一直挥之不去,即某些恐怖的不幸在李斯特家中发生了。他一直觉得约翰·李斯特是个古怪的人,但真正让他担心的是帕特里夏消失前偷偷向他倾诉的某些事。帕特里夏告诉他,她担心她的父亲想要把她一家人全都杀死。

戏剧老师最终说服了另一位同事和他一起,前往李斯特的家中一探究竟。

看到陌生人在李斯特家的房子外鬼鬼祟祟地探头探脑,周围的邻居报了警。乔治·兹列斯尼克(George Zhelesnik)和查尔斯·哈勒(Charles Haller)是最先抵达现场的警员。

两名警官敲了敲门,朝窗户望去并没有什么异样。在邻居的催促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扇没有上锁的窗户,并翻了进去。

整栋房子几乎一片漆黑,除了一盏开着的楼梯灯以外没有其他光源。昏暗的灯光给周围的家具拉下了长长的影子,屋里的空气冷得让人打寒颤。但最为诡异的,是一直萦绕在整栋房子中,阴森森如同葬礼般回荡的音乐。

顺着手电筒的灯光,两人在这座冰冷、空荡的府邸穿梭,最终来到舞厅里一处可疑的用帘幕隔开的角落。两名警察拉开帘子的瞬间,一股腐烂的恶臭瞬间扑鼻而来。

出现在眼前的是整齐躺在地板上的四具睡袋,分别是海伦、帕特里夏、弗雷德里克,和小约翰的尸体。

继续搜寻房子之余,他们发现了约翰的忏悔信和杀人用的手枪。循着信上的指示,他们在楼上找到了阿尔玛的尸体。

他们立刻发布了一张通缉约翰·李斯特的紧急全境通告。不久后,他们在肯尼迪机场发现了约翰的弃车,但是并没有找到任何与约翰相关的航班登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线索、任何踪迹能指引他们,李斯特究竟逃去了何处。

约翰·李斯特消失地无影无踪。

﹡﹡﹡

次年8月,李斯特的房子“意外”起火。出于各种原因,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场蓄意纵火。事故发生后,人们意外发现了用于装潢舞厅的彩色玻璃天花板是由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亲自签名设计的,其价值高达10万美元——足以解决李斯特一家的所有经济问题,还绰绰有余。

起火后的豪宅。© Gettyimages

﹡﹡﹡

数年过去了,警方没有放过任何一处线索和迹象,皆一无所获。媒体和警方尽可能地将整个案件曝光于公众的眼中,在每个重要的周年都会把整个故事再版、重播:一年、三年、五年,直到十周年。他们甚至把案子搬上了《未解之谜》(Unsolved Mysteries),依然毫无效果。

到了1989年,李斯特案件被冷落了将近18年。另一档电视节目《美国头号通缉》(America’s Most Wanted)刚开播一年出头,就已经在福克斯电视网有了不小的名声。联合县检察院的院长弗兰克·马兰卡(Frank Marranca)认为这是把李斯特案件重新抛回公众视野,甚至可能把约翰·李斯特绳之以法的大好机会。然而,电视台起初回绝了播出的请求——案子实在是“太旧、太冷”了。

直到约翰·沃尔什(John Walsh)开始接触案件时,一切终于出现了改观。你们或许听过沃尔什,一位时不时在推特上发布动态的真实犯罪类节目主持人。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沃尔什在1988年就开始了在《美国头号通缉》的主持生涯,当时他仅6岁的儿子亚当的不幸身亡(死于谋杀),促使他成为了一名在广播电视界除恶扬善的斗士。

沃尔什对李斯特的厌恶自然不必多说,他称之“婊子养的”、“懦夫”、“轼童者”。沃尔什铁了心要把李斯特缉拿归案,但首要问题是,他们需要一张有着1989年样貌的李斯特照片。

沃尔什聘请了一名法庭雕塑师弗兰克·本德(Frank Bender)还原并制作了年老的李斯特半身塑像。为了能够达到面部重建所需要的精度标准,本德联系上了法庭心理学家理查德·沃尔特(Richard Walter)以获得关于李斯特详细的心理学资料。他还仔细研究了李斯特父母的照片,观察他们的面部是如何老化的。利用手上蒐集的所有资料,再加上自己的直觉,他最终做出了模拟60多岁的李斯特塑像。

距离还原完成只剩下最后一步——他的眼镜。本德熟知李斯特的性格特点,他搜遍了许多家旧货店,只为了找到像李斯特这种人会戴的眼镜框款式——保守、厚重的深色镜框。找到了合适的一副眼镜后,整个塑像才真正大功告成。

弗兰克的塑像(左),约翰·李斯特真人(右)。© truecrime

约翰·李斯特案件于1989年5月21日在《美国头号通缉》播出。至少2000万人观看了节目,其中包括了来自丹佛的真实犯罪粉丝旺达·弗兰纳瑞(Wanda Flanery)和她的女儿伊娃·米歇尔(Eva Mitchell)。甚至在展出李斯特的塑像前,两母女就已经认出了她们的前邻居,鲍勃·克拉克,和节目中描述的八九不离十:轻声细语、总穿着正装、一名会计,还是个虔诚的路德会教徒。

当本德的塑像展出在屏幕上时,母女俩都吓了一跳——模型和克拉克几乎一模一样,分毫不差;就连眼镜都同出一辙。弗兰纳瑞立刻打通了节目的热线。

11天后,联邦调查局出现在了“鲍勃·克拉克”位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家门口。他的新妻子德洛丽丝,告诉他们她的丈夫正在工作。于是探员动身前往了会计师“克拉克”工作的办公室。其中一名探员后来提到真人和塑像实在太过相似,把他都震惊了。

探员们问他是否是鲍勃·克拉克,回答是肯定的。探员接着又问他是否是约翰·李斯特,他表示否定。他不断否认自己的身分,即使在发现了他的指纹和李斯特申请手枪批准时押的指纹完全匹配后依然如此。

李斯特被捕之日。© documentingreality

李斯特被指控有五项一级谋杀并被逮捕。审判在1990年4月2日正式开始——距离凶杀发生已经过去了18年半。

李斯特被司法精神鉴定为(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他的辩护人利用了这点认为他的行为只构成二级谋杀。

4月11日,经过9个小时漫长庭审,法官敲定了他的所有五项一级谋杀罪名。他被判处了当时所能给到的最长刑期:五条不间断的无期徒刑。当他的判决在法庭上被大声朗读出时,甚至被现场的掌声打断。

不过,有一个人对结果不太满意:沃尔什。他想要见到李斯特被判处死刑。

不少执法人员(包括沃尔什在内)都把成果归功于本德制作的塑像,对李斯特的精准还原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事实上,沃尔什一直把塑像珍藏在自己的办公室,放了好些年。而本德在2011年因间皮瘤恶化不幸去世。

弗兰克·本德(Frank Bender),法医鉴定学家、美术家。© The New York Times

﹡﹡﹡

李斯特后来向案件提出申诉,声称他本人因二战时期的作战经历而一直遭受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但联邦上诉法院最终驳回了这一申诉。

在这个点上,任何关于他精神状况的猜测都已经无济于事,但我还是想要提出一个假设,一个我还没有见任何人讨论过的假设:我相信约翰·李斯特有着谱系障碍(the Autism spectrum)。

先让我澄清两点。首先,绝大部分患有该谱系障碍的人都不会出现暴力行为,所以我并不是说自闭症是他杀人的原因。其次,患有自闭症谱系也并不能将他所犯下的罪行合理化。

为什么我认为他有自闭谱系障碍?看看他的同事和邻居是怎么形容他的:努力工作、注意力集中、心思缜密——这些都是自闭症谱系人群的常见特征。

他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几乎病态地避开冲突,但同时他“性情怪僻”,“捉摸不透”而且“不招人喜欢”,这也听着非常像是有谱系障碍的人;行为古怪和社交能力缺失大概是这种疾病最为人熟知的症状。

事实上他被诊断为强迫症也与其不谋而合:自闭症和强迫症的症状表现非常相似,通常连医生和心理学家都难以分辨。

在法院聆听判决的李斯特。© Fact Republic

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在我看他被采访时的片段。早在他接触精神医生,警察,或电视主持之前,他就一直有着仔细、甚至烦躁地把桌上的物品排列整齐的习惯,所有事情都必须如此。他的举止单调、没有感情流露;他说话的腔调也几乎没有丝毫起伏。我的儿子正是有着自闭症谱系障碍,所以对有类似经历的我而言,他实在是太符合了。

但这一切都只不过是猜测。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的心中究竟是如何所想;李斯特在2008年3月21日死在狱中,死因肺炎。年龄82岁。

文/DeLani R. Bartlette

译/以实马利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medium.com/@delanirbartlette/john-list-he-committed-the-almost-perfect-murder-4a30ad9199b9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以实马利在利维坦发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