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专栏 - 绿色情报员:走过大疫年,鲎还好吗?

2023年06月23日 0:10 PDF版 分享转发

专栏 | 绿色情报员:走过大疫年,鲎还好吗?野生鲎由于医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捞,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推高了鲎血需求,间接加速鲎消失速度。

 

鲎是地球上仅存的活化石物种之一,牠躲过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一次次极端自然事件没让牠灭亡,不过,一只新冠病毒突如其来让鲎“大失血”,也间接加速鲎种群的消失。

                                 

国际鲎保育日的伤心事

2019年3月,三棘鲎(又称中国鲎、中华鲎、东方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进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等级,并订定6月20日为“国际鲎保育日”。没想到,不到半年新冠病毒诞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围剿全球,4年来,鲎不断和这只新病毒纠缠不清,始终站在大瘟疫的刀口上。

鲎在地球生活了4亿多年,比恐龙还古老,因外型而有马蹄蟹别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鲎专家组成员杨明哲博士指出,目前世界上现存有4种鲎,包括分布在北美东岸的美洲鲎,以及分布在亚洲的三棘鲎、圆尾鲎和巨鲎,其中三棘鲎的分布最广,北从日本的九州北部,南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西侧,分布最多的地方在,尤其是北部湾一带。

过去东亚曾经有大量鲎的踪影,30多年前,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滩涂上随处可见三棘鲎,如今仅存在老一辈的记忆中。“亚洲各国都回报三棘鲎族群呈现衰退状态,包括日本、中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杨明哲说明,“中国有一个评估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20年,中国沿岸的鲎数量从100万左右锐减为20万左右。”

从1960年代以来,这个拥有神奇蓝血的古老生物默默为人类健康把关,“鲎救过所有人类一条命。”投入鲎研究20多年的杨明哲带着感性口吻说,“借由鲎血里的C因子(Fact C),这种凝血因子可以在几分钟内检测出疫苗【小编推荐: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是否有细菌的内毒素,内毒素可能造成人体过敏、发烧,甚至死亡。”

 

鲎的蓝色血液能精准快速检测出细菌的内毒素,一只新冠病毒让鲎跟着大失血。(美联社)
鲎的蓝色血液能精准快速检测出细菌的内毒素,一只新冠病毒让鲎跟着大失血。(美联社)

 

 

一只病毒加速鲎失血

大多数注射液和出厂前都必须进行内毒素检测,确保没有受到细菌污染。“用鲎血加工制成鲎试剂,是目前接近唯一的检测方法。”杨明哲进一步说,“2020年新冠大爆发,2020年中左右全世界各团队投入疫苗研发,随着鲎试剂的需求上升,无可避免加速鲎消失的速度。”

到底这一场世纪大瘟疫让多少鲎沦为“血奴”?这数字是一个谜,不过,从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殃及超过100多个国家,科学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研发疫苗,迄今年6月21日全球新冠疫苗施打剂数(L)已经突破134亿,鲎大规模“失血”的程度不难想像。

当前各国采用的鲎试剂有两种,一个是由美洲鲎血液提取的LAL鲎试剂,另一个是由三棘鲎血液提取的TAL鲎试剂。美洲鲎在IUCN红色名录属于“易危”(VU)物种,这意味着现存种群快要成为濒危物种,三棘鲎的现况更不乐观,身处濒危境地,鲎资源严重枯竭。

杨明哲表示,目前大部分鲎血由美国和中国提供,鲎试剂生产和制造也以美国和中国为主,而在中国,由于鲎来源已经较为不足的情况下,转而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收购三棘鲎,甚至是中国渔船越界捕捞,特别是在广西和越南相邻的海域,某种程度加快其他国家的鲎种群衰退。

“其实让鲎延续下去,也是让人类可以延续下去,那就不是以国家来思考这件事情了。”杨明哲一针见血说,“有些保育团体认为,捕捉大量鲎,造成鲎族群数量锐减,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注射液和疫苗需经鲎试剂检测,确保没有内毒素污染,新冠疫苗也不例外。(法新社)
注射液和疫苗需经鲎试剂检测,确保没有内毒素污染,新冠疫苗也不例外。(法新社)

 

 

中国鲎沦为血奴之后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的调查估测,广西北部湾的三棘鲎数量从1990年代60至70万对,骤降至2019年4万对左右,短短30年间断崖式下降了9成以上。杨明哲认为,广西的沿岸开发不若广东和福建来得严重,抓鲎取血是种群大幅锐减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主要有5家企业生产鲎试剂,工厂分布在广西北海、福建厦门和广东湛江等地。2018年,中国华侨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系副教授李裕红发表在《湿地科学》期刊的一篇文章指出,“保守估计,中国每年由各鲎试剂生产厂家生产的鲎试剂达1000多万支(0.1毫升/支),供全国2000多家大制药厂使用,这1000多万支鲎试剂必须用几十万对鲎进行抽血制备。”

“鲎血至少90%以上是来自野生鲎,不管在美国或中国,有些单位号称是自己培育出来的鲎,我不认为那是事实,他们应该是从野外捕抓鲎,之后畜养一阵子,再进行抽血。”杨明哲说明,“目前人工养殖鲎的技术是存在的,可是就成本来说,培育一只鲎从鲎卵到成体可以抽血,可能要接近10年,当中牵涉的养殖费用包括食物、空间、电费等,养殖成本高于野外捕捉。”

尽管各国鲎试剂企业强调取血后,会将鲎放回海洋,杨明哲表示,在抽血过程中,鲎可能因为脱离大海太久,出现热休克或缺氧情形,或是抽血过程造成感染死亡,另外,后续研究还发现,抽血后存活下来的鲎,母鲎的产卵量会大幅减少,甚至会更容易迷路,在生存和繁殖方面都造成影响。

 

入夏,三棘鲎进入繁殖季节,成鲎会成对到岸边产卵,往往也成对被捕抓。(杨明哲摄影)
入夏,三棘鲎进入繁殖季节,成鲎会成对到岸边产卵,往往也成对被捕抓。(杨明哲摄影)

 

 

抽干血后送上餐桌

杨明哲指出,美国规定只能抽出三分之一的鲎血,抽血后的鲎死亡率大概10%至30%,10%是鲎试剂厂商的声明,30%是NGO的调查结果,美国官方给的数字是15%,虽然中国也有取血量相关规定,鲎血几乎都被抽光,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这种赶尽杀绝的利用方式令人咋舌,不光是抽干每一滴鲎血,鲎肉还被送上餐桌。“广西某个地方把野外的鲎放进很大的养殖池,方便大量取用到工厂加工,我亲眼看到这些被抽血后的鲎奄奄一息,牠们被送到当地非常简陋的屋子,妇女开始肢解这些鲎。”杨明哲印象深刻说,“人可以吃的鲎肉卖给餐厅,剩下不可吃的拿来喂猪,鲎壳就直接抛弃在海边。”

潮起潮落,成鲎成对上岸产卵的繁盛场景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载浮载沉的鲎壳,活化石最终成了成堆的残骸。

 

妇女们在中国广西一处屋子肢解被抽血过的三棘鲎,熟练挑出鲎肉,再卖入餐饮市场。(杨明哲摄影)
妇女们在中国广西一处屋子肢解被抽血过的三棘鲎,熟练挑出鲎肉,再卖入餐饮市场。(杨明哲摄影)

 

 

亚洲鲎止得住血吗?

为了拯救鲎的濒危命运,2021年中国将三棘鲎和圆尾鲎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杨明哲表示,中国有些鲎试剂厂商已表明停止供应某些对鲎资源消耗严重的鲎试剂,相关单位也开始取缔非法事件,并判处刑罚,不过,由于鲎试剂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中国的执法部分在某些地区仍然处于灰色地带。

尽管三棘鲎的保护位阶升级,今年5月中国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上路,条文中提到“因科学研究、人工繁育、公众展示展演、文物保护或者其他特殊状况,需要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批准,并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作为药品等经营和利用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看在中国专家眼中,这一部野保法持续为鲎血利用打开大门。

 

中国广西的三棘鲎经历取血和肢解的悲惨命运,成堆鲎壳弃置一旁。(杨明哲摄影)
中国广西的三棘鲎经历取血和肢解的悲惨命运,成堆鲎壳弃置一旁。(杨明哲摄影)

 

事实上,科学家积极为鲎寻找解方,不断研制鲎试剂的替代品。杨明哲指出,早在2003年新加坡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替代鲎试剂,基于鲎血的基因,研发出完全不用鲎血的替代试剂,但可能因为商业考量或其他因素,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仍未采纳替代鲎试剂,不过,欧盟已率先在欧洲药典核准使用,并于2020年7月正式生效。

鲎,好不容易挺过了大流行病,生存之路的险境未卜,下一次物种大灭绝,三棘鲎会是灭绝的物种之一吗?

 

撰稿、制作和主持:麦小田 责编:许书婷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