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AI接管制空权——旧型F-16改装成无人机的新未来

2024年06月20日 14:38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上报 作者: 纪永添

随着AI狂潮来袭,各行各业都开始引进AI来增进工作效率,军事国防领域也不例外。近期最受瞩目的消息,莫过于部长肯达尔(Frank Kendall)亲自搭乘一架由AI操控的双座X-62A,体验AI在空战方面的能力。在肯达尔与另一名飞官全程都未介入下,这架X-62A战机与人类操控的战机,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空战。结束后肯达尔表示非常满意此次的测试,并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由于X-62A其实就是一架双座型的战机,在进行改装后供美国试飞员学校进行飞行实验,因此这次成功的空中缠斗演示,暗示未来大批的旧型F-16战机,都可以改装成,由AI进行操控,成为具备空战能力的无人战机。这不只有很大的商机,也将全面改写空战样貌,说这是一次重大革命亦不为过,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快速扩展

无人机的高速发展已有十余年,为什么这次X-62A的测试算是重要突破?这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说。首先,无人机最重要的优势是不需要飞行员,可以长时间执行任务,因此机身的设计大多强调滞空能力,无法进行耗油的超音速飞行,更难以做出困难的飞行动作,所以不具备空中缠斗能力,大多只能执行对地火力支援任务。但F-16是一架极为成功的空优战机,以小巧刁钻、机动灵活的空战能力闻名,若能成功改装成无人机,并具备完整的空战能力,将让无人机的发展大幅跃进。其次是在AI操控下,连地面上的无人机操控员都不需要,就能单独接受命令进行作战,这与无人机相比,又更为便利。最后是F-16这款多用途战机已服役数十年,在各国执行不同任务,从防空网压制到反舰攻击,无一不包,势必再让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快速扩展。

将旧型战机改装成无人机,其实不是什么新构想,美国过去就曾把许多旧型战机改装成靶机,来训练防空或快炮部队。不少早期退役的F-16战机,都被改装成QF-16靶机,但这种靶机的遥控系统简单,难以执行复杂的作战任务。中国则尝试把老旧退役的歼-6、歼-7战机,改装成简易攻击机或诱饵战机,用来进行自杀攻击,或消耗敌方的防空飞弹。而的F-5E/F战机在退役前,也有人提出建议,将这批战机改装为无人机,以弥补国军无人机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不过这些改装都远远不及美国空军实验室(AFRL)的天空博格(Skyborg)计划,这个极富野心的实验,希望整合AI技术与无人机,打造可以自主思考、自动战斗并自己完成任务的机群。Skyborg包括了许多的子计划,由AI操控X-62A进行空战测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

从目前Skyborg的发展来看,主要的方向有三个。第一是为中、大型的精密无人机提供AI辅助,以提升作战能力。如新型的MQ-20无人机已搭载Skyborg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一连串测试,而MQ-9无人机也正在整合拥有AI能力的新软体与侦搜系统。第二是发展便宜、可消耗的中、小型无人机,以做为载人战机的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这最有名的是发展中的XQ-58A无人机。由于一架载人战机,未来可能要指挥数架的无人僚机,因此这些无人僚机的AI自主飞行与战斗能力,就变的非常重要,以减轻飞行员的负担。第三是将旧型战机改装为AI操控的无人机,由于现代战机早就都采用线传飞控(Fly-By-Wire),飞行员靠飞行电脑的辅助来操控战机,因此只要修改飞行电脑的软硬体,就能取代飞行员,并不需要太多的改装工作。

AI操控的F-16已成为空战王牌

而会选中F-16来做为旧型战机改装的实验平台,这可能有训练资料丰富、武器选择众多、后勤支援完善、未来商机庞大等考量。发展AI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是庞大的资料,有这些资料才能训练模型。就以围棋AI为例,训练的方法是先搜罗古今中外、各家高手对战的棋谱,在演算法的帮助下,建立一个协助AI决策的模型。F-16除了是美国空军的血汗战马,还在各国空军服役,更是实战经验最丰富的战机,拥有极庞大的飞行资料库,能用来进行空战训练。而在建立基础的决策模型后,就能设定各种空战条件,在高速电脑中进行上百万次、千万次的模拟对战,穷尽敌我的所有战术,并寻求胜率最高的解法。这种训练能让AI的决策模型不断进步,变成身经百战的高手,使每一架由AI操控的F-16都成为空战王牌,远远胜过一般的人类飞行员。

在武器的选择方面,F-16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只可以发射各式中、短程空对空飞弹,在对地攻击方面更是包罗万象,如压制防空系统的反辐射飞弹,反装甲的雷射导引飞弹,使用GPS辅助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甚至是空射型的反舰飞弹。还可以外挂侦照荚舱或电战荚舱,执行支援任务。相较于目前多数无人机只能使用少数几种飞弹或火箭弹的情况,F-16拥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后勤支援方面,由于F-16的生产数量庞大,仍有上千架在服役,不只零耗件充足、保养维修也都十分成熟。也因为还有这么多F-16仍未退役,未来这些F-16都是潜在客户,包括现在还有不少国家采购改良型的F-16V Block70/72,在服役周期结束以后,还能再改为AI操控的无人机,让整架战机的附加价值大幅提高,在市场上变的更有竞争力,商机极为庞大。

就空战的优势来说,过去限制传统战机性能的最大因素就是飞行员,毕竟人体无法持续承受高G力的空战动作、也会因疲惫与生理需求的限制,难以长时间执行作战任务。为了避免飞行员因高G力而昏厥,必需穿着抗G力飞行服,并限制战机动作,以保护飞行员。但由AI操控的战机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只要战机的结构能承受,就能做出以前飞行员在机上时,不能做的激烈动作,这在空战中将拥有极大优势。此外,传统空中加油机为无人机加油的技术早就成熟,而无人加油机为一般战机加油的实验也已成功,接下来由AI操控的F-16,进行空中加油的测试,将是重点。如果能顺利完成,不会累的AI与不会油料耗尽的F-16将形成远距打击的作战利器。再加上AI与AI之间快速交换资料的能力,F-16无人机群的整体战力,绝对不容小觑。

不过将旧的F-16改装成AI操控的无人机,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首先是这种传统精密战机的维护成本,远比一般的无人机要昂贵许多,整体维持费用将是一大负担。特别是越老旧的战机,花在维修保养上的钱就会越多,虽然由AI操控的无人机有不怕伤亡的优点,但光是要让老旧战机能维持一定的妥善率,可以起飞作战,恐怕就是一大挑战。而且改装成本可能也不会太低,毕竟先进的AI需要极强的运算能力,高阶的AI运算晶片,不止非常昂贵,还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一些空军规模较小的国家,可能难以负担。最后一点是人类飞行员较不易受电战干扰或骇客入侵所影响,即使受到电磁攻击,还是可以靠着备援系统返回基地。但AI操控的战机会怎样,目前无法预估,因为随着AI技术成熟,反制或干扰AI的技术也一定会快速进步。

AI浪潮将重新定义

不过即使有这些缺点,由AI操控战机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接下来应该还会出现通用型的改装套件,不只能安装在F-16上,还能适用所有旧型战机,甚至是运输机、空中加油机、预警机与轰炸机。而且这种技术一定会快速从军用转为民用,使空中货运走向无人化与自动化,并导致飞行员的需求快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熟悉AI技术,能为AI操控系统规划作战任务,或训练新模型的资讯工程师。可以说AI的浪潮将揭开另一次航空革命,重新定义制空权,从战机的制造、任务执行的方式、战术运用等,都会出现新方式。战机将不再着重于保护飞行员,因为早已没有飞行员,反而是工业生产能力与高速晶片的运算力,将决定制空权归属。这也是为什么能生产先进晶片的台积电突然受到举世关注,台湾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台湾未来将成为F-16V的最大使用国,这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台湾的旧型F-16A/B BLK20都已升级为F-16V BLK20,全新外购的F-16V BLK70也将要交机,能大幅提升台湾空防能力。忧的是台湾会再买F16V BLK70,就是因为无法取得更先进的F-35匿踪战机。面对这样的困境,台湾想仿效过去研发IDF战机的模式,展开下一代ADF战机的计划。不过衡诸近期各国所研发的匿踪战机,如土耳其的TF-X Kaan战机、南韩的KF-21、俄罗斯的Su-57与中国的歼-20,整体性能还是与F-35有一段差距。台湾本身的航太实力不足,国防资源有限,技术取得困难,即使有美方的协助,也可能处处受限。在这样的情况下,ADF的发展计划实在不容乐观。或许突围之道,是善用台湾处于AI技术发展中心的优势,另辟蹊径,将ADF定位为无人AI战机。

台湾的F-16V机队,还将做为主力战机,肩负空防重任多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退役,改装成AI操控的无人机。但这是未来的趋势,空军不妨思考让ADF成为可以由传统飞行员操控,也能由地面遥控的无人战机,并预留改装的空间,由国家全力投资AI操控技术,分阶段发展并循序导入。其优点是这样的ADF战机不需要配备最先进的技术,只要有一定程度的匿踪设计,略优于IDF的空战与对地攻击能力,可挂载目前空军所拥有的各式武器,就能利用无人战机与AI操控的优势,辅助主力战机作战,执行最危险的任务,成为不可忽视的即战力。台湾政府日前已宣誓要全力投资无人机产业与AI技术,这正是最适合的切入点,所有投入ADF研发的无人机与AI技术,都能在排除机敏部份后,技转到民间,促进这些关键产业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