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房地产 这架势谁也逃不掉 绝不会有例外

2024年06月05日 18:54 PDF版 分享转发

今年5月份,大陆百强房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下降了74%,降幅环比扩大26%。尽管北京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中国的资金仍然未见好转,依然吃紧。而且直到今时今日,中共金融领域对于没有丝毫放松姿态,房地产市场依然在向深渊坠落。

据中指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1至5月,百强拿地总额为314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6.7%,降幅较1月至4月扩大17.2个百分点。5月单月的房企拿地总额由4月的633亿元降至296亿元;5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下降了74%,降幅环比扩大26%。

房企拿地金额减少,对应各地方当局土地供应也在减少。1月至5月,各地推出的各类用地同比下降24.2%;其中住宅用地共推出0.8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8.6%。

而房企拿地减少背后是大陆楼市持续疲软,库存较大,去化周期长。

市场机构易居研究院5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4月份,其监测的全国100个城市中有42个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37个城市的去化周期处于18至36个月区间,另有21个城市去化周期低于18个月。

综合来看,大陆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6.5个月,即按照目前既有的销售速度,市面上的新房库存规模需要26.5个月才能消化完。

平安证券发布于5月27日的研报也表示:地方当局“供地限制有一定效果,但核心仍在需求端”。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高库存城市土地出让规模已大幅下降,18个库存较高城市出让土地建面同比分别下降43.5%和12.5%,但库存仍处于高位,意味着需求端恢复才是去库存重点。

从销售的数据来看,大陆房地产去库存仍路途漫漫。5月31日,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发布的百强销售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224.1亿元,同比降低33.6%,单月业绩规模继续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

从累计业绩情况来看,1月~5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14,133.7亿元,同比下降44.3%。

另外,的资金仍然未见好转,依然吃紧。

据中指研究院官微6月5日消息,2024年5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216.6亿元,同比下降52.9%,环比下降59.9%。

为了刺激持续疲软的楼市,大陆从中共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了各种刺激措施,从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到三四线城市,纷纷推出降首付、降利率、降买房门槛等等政策。

但原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观察者网分析说:“其实现在大家缺的不是杠杆,因为杠杆就意味着债务。人们缺的更多的是月供,即现金流。如今,房地产市场总体供给过剩,居民的杠杆也比较大。”

资深财经人士老蛮在X最新发文分析,事实上,当局对地产的救市动作,从2022年11月份就开始了。当时为了拯救濒临破产的地产商,央行出台了16条新政,鼓励信托等机构向地产商提供新增。为了消除顾虑,央行同时规定了免责条款:“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此后大概每半年就有一次救市,每次央行和银监部门都会强调一次“放贷免责”。但是,银行信托资管公司,没有一个上当受骗的,它们无一例外,继续收紧对地产商的贷款,并且越收越紧,只要地产商稍有风吹草动,各种强制措施立刻就安排上了。

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银行的风控部门根本就不会相信央行和银监部门的免责承诺。真出了坏账,出来追究的可不止是这两个橡皮图章部门,而是纪委、公安、检察院等等强力部门,这些部门比你央行和银监的权力大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哪里会理睬你的一纸空文。

更关键的是,一笔贷款,从立项到最终发放,无论什么类型的机构都有至少五次流程,每次从前台到后台,要经过二、三十人的独立审批。这其中的前台人员还好说,后台审批人员全都是关系户,动不动就是省部委级别的家属,人家谁的面子都不会给,只要有一丝一毫可能背锅的事,碰都不会碰,管你地产商破不破产,关他毛事。

所以,一直到今时今日,金融领域对于地产商没有丝毫放松姿态。现在出事了,今年初从招行为首的银团拿了一笔两百亿的贷款,你以为是银行转性了?不是。万科拿出了自己价值四百多亿的物流资产作为抵押,才换来了这笔贷款,这其中的一百亿还被指定偿还当时马上就要到期的招行一百亿贷款。事实上,这些物流资产也是万科最后的有价值的资产。

现在万科花光了两百亿,其它贷款眼看又要到期,万科又开始谈新的三百亿银团贷款。你以为银行这次会做好人?呵呵,银行现在正拿着万科残存的资产表反反复复的审查,这些资产已经都被审烂了,能用来贷款的早用了,剩下的都是垃圾,银行根本看不上,就算前台人员捏着鼻子拿回去报流程,也必然被毙,根本不可能通过。

所以,该死的就一定会死,绝不会有例外。

来源:大纪元 老蛮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