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杀疯了,豪车在中国,也崩了

2024年06月11日 7:36 PDF版 分享转发

终于卷出一片天?

这几年,随着的崛起,合资车在国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先是韩系,然后是法系,纷纷败走,日系和美系销量也在下滑。

如今,合资车最后的,德系BBA也不行了。

价格跳水有多厉害呢?

官方报价35.39万元的宝马纯电轿车i3,现裸车价最低已下探到17万元多,下跌超过五成。

奥迪A4L的裸车价现已跌破20万元大关,几乎打了个62折。

奔驰更是曝出全系优惠近10万,甚至进口车型CLS也加入了降价行列。

看来合资车的护城河也守不住了。

不止是合资车,品牌也一样:北欧著名豪车品牌,全系降价最高13.24万元,20万提S60,30万提XC60,有点难以置信。

甚至,连也降价了:44万拿下Macan?Taycan降价35%。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合资豪车开启跳水降价潮?

几个原因:1、中产消费降级

这些豪车品牌的用户基本都是中产,但是这几年中产的资产缩水最大,就业和收入也最受影响。

金融、教育、游戏、互联网……

这些孕育中产的行业都受到了几大影响。

而房地产和股市,也让中产备受打击。

所以,中产削减了豪车的消费,造成了豪车销量下滑严重。

2023年,保时捷国内销量同比下滑15%,今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国内销量同比下降了23.5%。

而BBA的营收与利润均双双下滑,奥迪的税前利润甚至腰斩。

卖不动的话,只能以价换量。

但是这个降价幅度,也足以说明豪车品牌的利润率真高啊,哪怕价格腰斩还能盈利。

2、扛不住国产车的

疫情三年之后,国产新能源车让全世界眼前一亮。

不但功能丰富,而且价格美丽。

特别是最近把中级车的价格打到了10万以内,算是创造历史了。

合资中级车普遍在20万左右,国产中级车打到15万以内,今年比亚迪又把价格打到10万以内。

这个价格不降价根本没法竞争。

逻辑很简单:因为豪车的性价比消失了。

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车,怎么说一辆BBA也不能换三辆半比亚迪吧。

只能说BBA溢价太高了。

所以不降价不行。

3、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价格战已经有点惹众怒了。

上周在重庆举办的汽车论坛,一众国产和合资车企董事长炮轰汽车价格战。

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好像是贴脸开大,直指汽车最大的卷王,去年确实曝出油箱减配,今年又被曝光油耗猫腻。

看来汽车价格战这么卷下去,不但卷死合资,连国产车也受不了。

大佬们的意思主要分两个:一方不支持卷,认为在法制不健全,市场化不发达的前提下,价格内卷大概率会走向偷工减料,影响关键技术的攻关,不利于长期发展。

一方支持卷,认为卷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只有卷才能卷出世界级企业,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卷出世界级品牌。

这个怎么说呢?

其实要我说,卷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一批蒙事的车企都被卷到倒闭了,汽车的价格也已经腰斩了:合资车全军覆没,国产车都受不了了。

再卷下去的意义是什么呢?

中级车从20万到15万如今再到10万,接下去在卷到5万?

5万块的中级车真是有保障吗,现在A级车已经6万多了,再卷到3万块?

供给端的生态多样性被破坏了,大家只能拼低价车。

真的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吗?恐怕不一定吧。

还有两点:首先,内卷到最后,不是走向减配就是走向垄断,短期内对消费者好,长期来看不一定。

其次,现在车企需要的是出口和出海,卷成这个样子,是怕国外的关税大棒举得还不够高吧。

价格战,适可而止吧。

另外,最近又有一个外资机构看好楼市:认为中国楼市迎来软着陆,还给出具体时间,6-9个月内房价将企稳。

之前瑞银分析师也这么认为,但是给出的时间点是明年年中,花旗的时间还提前了。

他们是依据什么得到这个判断的呢?

来源:中产先生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