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異聞觀止】國家網信辦:「收留烏克蘭美女」是台灣人反串

2022年03月05日 8:46 PDF版 分享轉發

03/04/2022

轉自:mp.weixin.qq.com , 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編者按:文章由中央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原標題為《及疆獨勢力煽動「涉惡俗言論」事件》

近日,俄烏戰爭引發全球關注,硝煙下的烏克蘭民眾牽動著全球輿論關切,包括中國民眾在內的絕大部分網民對於戰火中無辜平民的悲情遭遇都深表同情,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的現實決定了,總有個別網民會在這種時候「抖機靈」、「圖嘴快」,以調侃戲虐的語調發布「歡迎烏克蘭」、「歡迎烏克蘭小哥哥來中國」等惡俗言論。

這類言論雖比不上西方輿論嘲諷烏克蘭為「歐洲子宮」般惡毒,但在烏克蘭危難時刻,如果被烏克蘭人民看到,帶給他們的負面觀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對於此類言論不論有沒有在烏克蘭輿論場得到傳播,都是應該堅決反對的。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另外一個現實,中文世界的個別極端信息是如何被炒作進烏克蘭輿論場的?事實上,這類言論並非只是中國大陸的個別網民在發布,如下列截圖,一批包括台灣賬號在內的境外賬號都發布了類似信息: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由此可見,此類信息並非中國輿論場獨有,可為何矛頭最終全部指向了「中國」呢?經過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溯源,該信息是經由境外推特平台ID為@MeMeTaiWan 的賬號發布。

image再由ID為@Karwan70446933 的賬號進行英文轉譯,從而引發第一波的關注。之後,一個域名為supchina.com的網站以此輿論為噱頭,發布了題為《Some Chinese men express their horniness for potential Ukrainian refugees, to the disgust of netizens》的文章,將所有矛頭導向中國網民。這類信息隨後被傳入在烏克蘭的華人圈,並引起了一部分華人的警惕,不少人將此信息發布在的微博平台,其中微博ID為I0nGnnn-賬號(目前搜尋不到該賬號)發布的信息點爆了輿論場,獲得了超6萬轉發,近50萬點贊,千萬級閱讀量的傳播。同時,QQ空間ID為@牛島若利 的賬號發布的相關信息,也在特定青少年群體中獲得了1500多萬的轉發。

imageimage由此引爆輿論。隨後,微博平台很快對發布惡俗言論的74個賬號進行了處置,彰顯了中國大陸積極維護健康清朗的網路空間的態度。

image觀察數據不難發現@MeMeTaiWan和@Karwan70446933 在境外推特平台上發布信息后,僅獲得了200多轉,400多贊,並不屬於「熱帖」,在萬眾關注戰爭的背景下,並不具備在烏克蘭境內引發群體性情緒的可能。

image  恰恰是在中國大陸引爆后,才進入到了全球輿論的視野。回溯整個輿論發酵的過程MeMeTaiWan和Karwan70446933,以及supchina.com是該信息傳播的始作俑者。

  經過公開信息搜索發現MeMeTaiWan 是涉台賬號,其對話內容中除了有不少與台灣賬號的互動外,甚至還包含了與疑似1450賬號的互動。

image(Karwan70446933 則是疆獨賬號)

imagesupchina.com網站創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其核心口號是「無所畏懼地報道中國」。在對外展示的自我介紹內容中,該網站宣傳「我們不親中也不反華,不親美也不反美」,但稍微翻閱其網站文章內容不難發現,基本都帶有技巧性的反華傾向,常規模式為前半段報道中國的一些基礎事實,後半段進入呼應西方媒體觀點的「臆想式批判」。例如最近的一篇標題為《北京2022年奧運會結束了,他們將如何被記住?》的文章,前半段肯定中國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冬奧成績,後半段就開始進入到了「政治問題」的批判,對子虛烏有的新疆人權問題展開控訴。再比如《讚美北京2022最酷的場地,大航空首鋼》的文章中,又陰陽怪氣的引入中國冬奧陽性葯檢、外交抵制等問題。諸如此類「掛羊頭賣狗肉「的內容還有很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套操作,與它的創始人鄭安瀾(Anla Cheng)恐怕有著莫大的關係。鄭女士是蔣介石政府時期台灣外交官的女兒,先後經營CenteniumCapital亞洲對沖基金的家族辦公室和一家中國私募公司Sino-Century,曾任職RobertFleming(被摩根大通收購)高級副總裁和花旗銀行的投資經理,是美國自然保護協會中美副主席,華美協進社副主席。目前,具有鮮明台灣特徵的賬號還在持續煽動該輿論。

image正是在台灣相關及疆獨勢力的聯手推動下,在大陸輿論場的「配合」下,「涉烏克蘭惡俗言論」成為了俄烏衝突中,異軍突起的「重大負面輿論」。該輿論追溯,只是幫助大家了解該輿論事件的發酵過程,同時也希望藉此呼籲廣大網民理性發言,一方面,展現新時代中國民眾的素養,因為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我們每個人的言行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的形象;另一方面,避免給境外別有用心的力量以可乘之機,畢竟靠著絞盡腦汁地挖中國大陸的負面消息,靠著嚼人血饅頭而活著的人,他們一直都在。

作者:雷希穎,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理事長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周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