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CDT周報】第168期:本該好好的路,為什麼走著走著就塌了?

2024年05月06日 20:41 PDF版 分享轉發

05/06/2024

【CDT周報】第168期:本該好好的路,為什麼走著走著就塌了?

上期周報:【CDT周報】第167期:新時代新成語之「雲浩止耕」、「紀不懂法」

過去一周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新增文章3篇,【每日一語】新增網語5條,【大事記】收錄熱點事件1條,刊登讀者投稿1篇,投稿請點此。

編者的話:

4月29日—5月5日。過去一周,恰逢的五一假期。就在放假前,「五一其實只放一天」的詞條衝上了熱搜。根據官方現行的調休政策,所謂的「五天假期」其實都是從前後的雙休日中單獨摘出一天湊整得來的,放假前人們需要連上兩個「6天班」,放假后又要上一個「6天班」,如此「騾馬假日式」調休也難怪會引起民怨沸騰,更何況勞動節是一個紀念工人階級爭得權益的節日。有網友嘲諷道「人們996連續工作十二天從而換取五天假期,去慶祝這個紀念工人獲得八小時工作制的節日。」相當難得的連續假期,加上的免費通行(注:中國在重大節假日期間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以及廣東近期連續強降雨等,多種外部因素的疊加之下,假期期間梅大高速公路發生了一起傷亡慘重塌陷事故。據媒體報道,在假期開始的1日凌晨2時10分左右,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陽路段突然發生了塌方,長約17.9米的路面整體陷下,導致23輛車因剎車不及掉入深坑之中,併發生起火爆炸。截至目前,該事故已經造成了至少48人死亡、30人受傷。公開資料顯示,梅大高速是連接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與大埔縣的高速公路,通車時間(2014年12月31日)尚不足十年。有網友注意到,新華社官方在梅大高速事故發之後,很快將「事故」一詞改為了「災害」,而這個細思極恐的改動也很大程度反映了事故「無人負責」的一大困境。首先,一條通車不足十年的高速公路發生如此嚴重塌方,有無可能在質量上有「豆腐渣工程」的可能?其次,近期廣東多地出現連續強降雨,氣象部門也一直在發布預警提醒,為何旅遊部門沒有對外發布相應警告?為何高速公路管理方卻沒有採取必要防範措施?再者,中國式調休人為促成了假期出行高峰,許多人為規避擁堵特意選擇了凌晨趕路,但即便如此依然是多車滿員、行駛密集,這種不合理的假期安排是否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呢?

img
民假期出行擁堵:
file在這一巨大的悲劇發生后,一篇題為《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車》的報道引發了網友關注,它講述的是饒先生一家幸運通過塌陷地段后,其岳父黃先生做出了逆行到塌陷另一端下跪攔車的勇敢舉動,將車流阻擋在了死亡懸崖之前,因此有許多網民盛讚饒先生一家「功德無量」、「感動中國」。這樣的正能量報道的確能帶給人感動,也能部分安撫災后創傷,但卻無法解釋「本該好好的路,為什麼走著走著就塌了?」它甚至都很難解釋,為何饒先生一家7口人會凌晨2點走在高速路上。正如網友所言,「如今的事故報道中,已少見對真相的追問,對制度的探究,只剩下這些讓人感動的好人好事了。」就在梅大高速事故正引發全網關注之際,一起發生在4月11日的網友「胖貓」跳江事件卻意外搶佔了網路熱度,登上熱搜榜首。年僅21歲的網友「胖貓」是一位知名的遊戲代練,他兩年多時間陸續被女友騙走51萬,在經濟與感情均遭巨大打擊的情況下,最終選擇跳江輕生。很顯然,胖貓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個人悲劇,其公共價值顯然不及梅大高速事故,但為何其熱度卻高得離譜,甚至蓋過後者呢?箇中原因難免令人起疑。在5月4日晚,一名梅大高速塌方事故的家屬出現在了微博上,這位男子@李戊晨 的弟弟是事故倖存者,他的老婆、媽媽、岳母都死在了這場事故中,一車5人僅有自己與兒子倖存。細看這名男子的帖子,堪稱是中國式卑微維權者的典範,不但開篇強調「抱歉公共資源」,同時盡量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描述了三名女子的死亡過程,最後還將關注點停留在「易燃」問題上。而 @李戊晨 在轉發時對於高速公路管理及事後救援問題的質疑與批評也很有限。但即便如此,這篇帖子還是在引髮網絡關注后消失,可見無論其表達方式多麼克制,該事件本身已經被當局視作維穩重點了。更何況,「電動汽車易燃」可能也不再是個絕對安全的話題,就在幾天之前,一輛華為問界M7在高速追尾自燃導致車上3人死亡后,受害者家屬卻在維權多日後突然刪除了所有消息,並希望大家「不再打擾自己和家人」,顯然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影響。就在事件戛然而止之時,這名受害者家屬還在微博上被「華為粉」要求道歉,理由是她給民族品牌帶來了不良影響,有網友評論道「你讓一個失去三個親人的人去道歉,你的良心呢?」而這名「華為粉」理直氣壯地回應道「中國可以沒有這三個人,甚至也可以再加上她四個人,但是中國不能沒有華為!」

file

CDT 檔案卡標題:【CDT周報】第168期:本該好好的路,為什麼走著走著就塌了?
作者:中國數字時代
發表日期:2024.5.6
主題歸類:大事記
CDS收藏:話語館

一周薦讀:

  • 【CDT月度視頻】四月之聲(2024)——向《四月之聲》致敬

謹以此片向《四月之聲》致敬。本項目將持續更新,直到《四月之聲》及同類影片在中國解禁。本片包含2024年4月期間的「清明節悼念維穩、想當行長的男孩、奈飛版《三體》被禁」等熱點事件。

  • 【CDT報告匯】中國新聞自由全球倒數第八,關押記者世界第一(外三篇)

報告還特別點名中國批評道,「在中國(第 172 位),除了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拘留更多的記者外,政府還繼續嚴格控制信息渠道,實施審查和監視政策,以規範網路內容,限制被視為敏感或違背黨的路線的信息的傳播」。

  • 【404文庫】城市的地得|指向自身的覺醒,只會導向新的困境
  • 【404帖子】李戊晨|這次事故我永遠失去了老婆、媽媽、岳母
  • 建設性意見|梅州高速塌方:一場可以預測但無法避免的災難
  • 建設性意見|梅大高速塌方到底埋了幾輛車?非要挖出來才知道嗎?
  • 張3豐的世界|維護時代的來臨
  • 賣杏花|此次事故最大教訓:開車要麼快,要麼慢
  • 賣杏花|感謝黃色新聞,讓重大事故又暖心又好看
  • 二湘的十一維空間|梅龍高速下跪的他,莫大的勇氣和瞬間的生死
  • 韓青說書|感動中前行:沒有壞人,只有好人
  • 歷史押韻|胖貓的熱度為何完爆梅州的熱度?

廣東高速塌方,死亡人數上升到48人,它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標誌性災難。它的時代性體現在以下諸方面:大基建後遺症,狂飆突進的建設,缺乏維護;我們這個社會進入維護時代,但是錢和責任感都缺;一種普遍的「責任逃離線制」,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應該負責。

一周百科:

  • 【CDT百科】我們從不看別人的笑話

「我們從不看別人的笑話」出自山東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呂芃之口。2024年1月13日,第四屆中國短視頻大會召開,山東台台長呂芃在大會主論壇發表了一篇題為《強化短視頻引擎作用,賦能主流輿論宣傳》的演講。其中,他的一段發言內容在中文互聯網上引起強烈爭議,他說:

「可能有領導和同志們會問,億級目標在目前新媒體端還是一個很值得誇耀的目標嗎?但是有一點我必須向各位領導們彙報,閃電新聞從來不做跨省的輿論監督,我們從來不看別人的笑話,我們從來不轉播任何灰色地帶的東西,我們只轉發正能量。因為山東廣電是孔子家鄉的電視台,我們牢記孔子有一條被全人類各個民族共同接受的金科玉律般的格言,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人尤其做山東人,一定要厚道,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我們從來不看別人的笑話。」

一周關注:

  • 【404媒體】Zlibrary Official|再見,中國讀者。

再見了,中國,但這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持續。讓我們一起期待,在不遠的將來,技術與法規可以找到共存的方式,讓知識和思想的流動不再有障礙。那時,我們或許不需要說「再見」,只需要用一個更加溫暖的詞:「歡迎回來」。

  • 【中國哭牆】文亮,你成了這個無信仰國度的牧師(4月1日-4月30日,2024年)

dusaidad:早,李醫生。幹了的事情,一直在困擾我的事情,希望能平安順遂如意安全度過,都說好好活下當下,不要提前預支焦慮。可是,這個真的蠻難的。也很感恩,昨天遇到一個人,願意跟我交流那麼多,我也短暫地獲取了一些力量,那一截時間,感恩沒有任何焦慮、恐慌和不安,只有無邊無際地積極向上、人間美好。

一周驚奇:

  • 亮見|毫無人性,遙遙領先!
  • 關爾東|大廠忙著踢皮球的時候也請看看腳下的人
  • 林中的維吉爾|慘烈撞燃之後,他們為什麼還願意信任國產車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歌頌成就不了偉大的企業,捂嘴也一樣。合理質疑一個企業,都需要鼓起勇氣,面臨巨大的風險,這不僅是對這個企業的過度保護,更是對社會整體氛圍的無形傷害。在這個事件里,很多人提到那句「還是買特斯拉好,出了事全網能幫你維權」……

  • 建設性意見|把家逼成流浪漢,就不怕實驗室里的病毒也流浪上海嗎?
  • 知識分子|對話「睡在實驗室門口的病毒學家」張永振
  • 搖擺編輯小組|張永振:一個病毒學家的編年史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暮春的凄風冷雨中,國際知名病毒學家張永振在一眾保安的環伺下席地而睡,在自己領導的生物實驗室門口成了一名無家可歸的「流浪研究員」。上海公衛中心聲明稱,要對部分實驗室進行改造升級,已妥善安排張永振他和研究團隊搬到其它實驗室,又因為安全原因必須封閉施工,所以才不讓人進入。

  • 【404文庫】城市的地得|燒毀的不是「一建築」,而是河南人的一部分心靈
  • 剝洋蔥people|火襲大禮堂

這是河南人的一個夢,也是「河南人心靈」的一部分。但是它似乎註定要破碎,看一下消防的通報:它被稱為「一建築」。相信不僅在消防,在很多部門很多領導心中,它就只是「一建築」而已。施工隊的人可能也是這樣想的。

  • 知識分子|在中國,「學二代」現象正在蔓延?

可以說「學二代」是真正贏在了起跑線上,因為他們的家庭會去選擇起跑線。我們看到各類中小學科技競賽里的神仙打架,是因為「學二代」太多,賽道已經不夠用了。因為高考外的升學方式的名額更為有限,所以註定會越來越卷。

一周諷刺:

  • 我是麥傑遜|五一剛開始,就有創業新聞翻車了

這條新聞表示,安徽的90后大學生徐某某,分享了他在杭州創業的故事。這位大學生表示,他大學畢業后,就選擇創業賣燒餅。他最開始第一年的投入,只有3800元,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就是在第一年,他的營業額就達到了110萬!

  • 王五四|中國病人的爹味良藥

我們常說祖國母親,但不說祖國父親,也沒有人知道祖國爸爸是誰,爸爸去哪兒了。但我們卻知道父親是一個很危險的職業,特別是那些沒有血緣關係的,比如高鐵之父,航母之父, 疫苗【小編推薦: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之父,移動支付之父……除了最後一個,其他之父都被抓了……

  • 劍客寫字的地方|他們證明自己愛國的方式:對「弱者」出手!
  • 黑噪音|魯迅怎樣證明自己不是境外勢力?

「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是寫在刑法里的。而「未經公安部門批准,任何人均不得隨意搜查、沒收公民的私人物品」,也同樣也是明文規定的東西,把人控制住的同時去搜查她們的箱子,很顯然是涉嫌侵犯人格權與隱私權,寫在民法里。

一周聲音:

  • 艾曉明|甘粹先生專訪:「因為我的心中還有個林昭」

2012年筆者開始尋找林昭遺稿,后得以林昭摯友/難友甘粹先生作交流。筆者在訪問中請甘粹先生具體講述經歷,這是交織歷史悲劇和人生苦難的回憶。在1957年反右之後因和林昭相愛而被發配兵團,從此受盡折磨。一個人的生命是怎樣被「反右」所撥弄、扭曲,盡在他的證言中。

  • 張3豐的世界|哥大抗議現場,一位失聲痛哭
  • 成長合作社|在大學,比上課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大家對抗議本身也不用太擔心。它足夠豐富、足夠包容,反對而不是鼓勵暴力。一位中國人成為現場唯一失聲痛哭的人。後來了解到,他本來是支持抗議行動的。這說明,激烈的情緒對人的衝擊非常大……誰能想到,「崩潰」的不是巴勒斯人,也不是猶太人,而是一個中國人?

  • 建設性意見|根本不存在「新冠滅活疫苗之父」

滅活疫苗,有的確比沒有要好,但遠遠達不到公眾對新冠疫苗的預期。耗費上千億資金,對中國新冠疫情防控的貢獻卻並不突出,滅活疫苗的路線選擇堪稱重大失誤。一次新冠疫情,錯過了機會,但我們的社會終究也撐過來了,但在生物醫藥領域技術革命的路上錯過機會,落後一代…..

  • 特正經的張某某|中國人沒有尊嚴感的一生

尊嚴感,也許就是一種「篤定的生命自主感」。——于個人而言,他確定他全權擁有人生自主性,確保不被操控和支配。——作為社會系統中的一員,他確定其他人「視我為人」,從而不會被戲弄、被羞辱、被無視,被工具化……

一周故事:

  • 猛獁工作室|當大齡司機卷進

對59歲的網約車司機李明德而言,2024年這四個多月的生活,可以濃縮為兩個字——窮忙。換成年輕人的說法,那叫內卷。「內卷」,這個陌生詞彙在已近六旬的李明德看來,是模糊的概念。他自嘲自己是個老傢伙,跟那些新世代的年輕人不一樣。可實際上,他常年帶著三個智能手機,兩個用來接單,一個和家人、朋友聯繫……

  • 極晝工作室|農村老人,甘願被低價旅行團「洗腦」

子女們抱怨他們不聽勸,而老人們在意的,只有「出去」這件事本身。沒有兒子的人甚至覺得,這證明了自己有錢、有閑、身體好,不能走的多是子孫不孝,被啃老的。他們把這些能夠出行的條件,當作晚年最珍視的「自由」。

  • GS點|平等視角:中國首家門診——只有來診者,沒有患者

中國約有400萬跨性別人口,TA們是一群靈魂被困在錯誤身體中的人。「跨性別」是指個體的性別認同不同於其出生時被指定的生理性別。TA們的性別認同可以是男性、女性、兩者都不是、或兩者都是。

  • 半熟財經|義烏電商,追爆品的人

從廠家到主播,義烏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努力將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和執行效率提升到極致。義烏永遠不缺爆品。誰也不知道哪個不起眼的小車間里,將生產出下一個暴富神話。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