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CDT報告匯】為什麼中國當局不採取更多措施提振經濟 ?「不知道」、「沒辦法」、「無所謂」和「我說的對」(外二篇)

2024年06月07日 20:54 PDF版 分享轉發

06/07/2024

【CDT報告匯】為什麼中國當局不採取更多措施提振經濟 ?「不知道」、「沒辦法」、「無所謂」和「我說的對」(外二篇)

編者按:《CDT報告匯》欄目收錄和中國言論自由及其他問題相關的報告資訊。這些報告的來源多種多樣,包括機構調查、學術研究、媒體報道和網民彙集等等。也歡迎讀者向我們推薦值得關注的報告。

CDT 檔案卡標題:【CDT報告匯】為什麼當局不採取更多措施 ?「不知道」、「沒辦法」、「無所謂」和「我說的對」(外二篇)
作者:中國
發表日期:2024.6.7
主題歸類:
CDS收藏:時間館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路審查。詳細版權說明。

中國數字時代本周推薦媒體:

六四」親歷者、學者吳仁華X (Twitter) 官方賬戶。其官方簡介:「溫州人,北大畢業,曾執教中國政法大學。六四后流亡美國,任《新聞自由導報》總編, 八九民運參与者和六四屠殺見證人,著作有《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六四事件全程實錄》,博客來網站 http://books.com.tw 可購買電子版或實體書,輸入書名或「吳仁華」即可找到。http://PayPal.me/YenhuaWu」 。

https://x.com/wurenhua?ref_src=twsrc%5Egoogle%7Ctwcamp%5Eserp%7Ctwgr%5Eauthor

一,斯科特·肯尼迪分析中國為什麼不努力修復經濟

編者按:疫情之後,中國經濟並未向外界預想的一樣出現強勢反彈。相反,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從學界到業界普遍對中國經濟表示悲觀。甚至,知名諮詢公司榮鼎估計中國真實的GDP增長應該在1%到2%之間。中國經濟的問題歸納起來,包括高負債、消費不足、人口老齡化、通貨緊縮和房地產危機等等。但是這些問題在經濟界其實並不是新鮮事,也並非只有中國才有。因此,和一般印象不同,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拯救中國經濟並不難,原因在於中國只要按照前人的解決方案再「copy to China」(複製)一遍就好。這並不同於「工業革命」、「大蕭條」和1980年代的「滯脹」等問題一樣,這些都是人類從未經歷過的經濟現象或者是顛覆既有認知的事件,而中國碰見的所有經濟問題以及其解決方案早就在教科書裏面寫好了。

然而,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是,「中國特色」就在於當局堅持不願意作出任何實質性的改變,更不願出台強力政策挽救經濟,因此被外界所疑惑「明明有答案,就是不抄作業」。比如,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就發問,明明挽救中國經濟只有增加民眾收入、刺激消費一條路了,為什麼政府就是不願意給民眾發一點錢和福利。此外,中國數字時代發現,近一個月來,眾多媒體和研究機構關注的焦點已經從研究「為什麼中國經濟出了問題」,變成了「為什麼中國經濟政策出了問題」。其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高級研究員斯科特·肯尼迪 (Scott Kennedy) 就分析了四種可能性,中國數字時代特別摘錄如下。

斯科特·肯尼迪6月3號將自己的分析發表了在了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 雜誌上。他總結了四種「中國當局不救經濟」的原因,統稱為「四不」(The Four Nos),即「不知道」、「沒辦法」、「無所謂」和「不同意外界的評價,我說的對」。

img

文章截圖

首先,作者解釋了在中共總書記成功連任第三屆之後,中國政治體制已經變成了「一人體制」。因此,作者表示,「很多人所說的領導層實際上暗指一個人,即習近平」。第一種可能的原因、「不知道」是指下級官員不願意把中國經濟的問題反應給他。這位經常往返中美的學者,引用一位消息人士的話,稱「聽說中南海的基層官員已要求外部研究人員只提交正面報告」。原因在於,「幹部們……擔心他會責怪傳遞消息的人」。

第二種可能在於習近平和其領導團隊知道中國經濟的狀況,但卻束手無策。斯科特·肯尼迪將施政不利的原因歸結到了其執政團隊素質地下、能力不足,他更將其稱為「替補隊員」(B team)。作者引用多位知情人士消息表示,實際上「領導層就如何解決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然而並沒有找到任何方法。

第三種,作者則認為可能在於領導人覺得經濟問題「無所謂」。作者表示,根源在於「習近平的首要任務是加強中共的權力壟斷和他個人的政治主導地位。儘管媒體報道他視察工廠並就各種經濟挑戰舉行討論會,但他自己的日常工作可能主要是處理安全和政治問題,包括人事決定,而不是經濟。」

最後一種推測則是習近平並不同意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的批評,並且自信地認為自己的政策和道路才是正確的。作者表示,中國領導層可能覺得「由於失去了獲得西方技術、市場和資金的可靠渠道,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優先發展國內技術,並儘可能多地掌握全球供應鏈的主導權。」甚至,「中國領導人可以指出一些證據證明他們的計劃正在奏效——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的主導地位、世界最長的高鐵系統……北斗衛星系統等等。」

在作者採訪的人中,支持最後一種觀點的人最多。大量外企高管和官員都表示,「習近平強烈認為控制先進技術對於中國的經濟和戰略需求至關重要,並正在大力實施這一願景。因此,投資從房地產轉向先進位造業,黨國大力支持新興技術,而這些技術既可以促進增長,又可以加強國家安全。」

二、人權觀察:,被遺忘的人權危機

中國數字時代曾報道多篇中國當局直接侵犯或者協助侵犯朝鮮人權的行為,包括允許 使用朝鮮奴工、幫助平壤政權逃避國際制裁、幫助(朝鮮當局)販賣人口和跨國鎮壓、甚至在聯合國機構中阻止推進改善朝鮮人權的倡議,以及最為人不齒的行為——多次遣返朝鮮難民。

6月4號,人權觀察發表聲明提醒世界朝鮮面臨嚴重的人權危機,而中俄正是幫凶。

img

倡議截圖

「4 月,約 60 名在中國的朝鮮人被強行遣返回朝鮮,他們極有可能遭到任意拘留、酷刑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性暴力、強迫勞動和處決。自 COVID-19 大流行以來,朝鮮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鎮壓和殘暴,因此中國的行為尤為殘忍。」

人權觀察採訪到一位逃離朝鮮的「脫北者」,他表示,「我之所以決定逃離,是因為在大流行病期間,朝鮮的局勢變得更加嚴峻。"控制和剝削讓我意識到,這裏不適合我和我的家人。隨著嚴重的控制、壓力和食物短缺,我的恐懼與日俱增,我意識到我的家人在這個國家沒有任何希望。」

「朝鮮政府擴大了北部邊境的內部安全,幾乎所有未經批准的國內和國際旅行都無法進行,無論是非正式的商業活動還是逃離朝鮮。朝鮮政府還進一步加強了對與外界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限制,同時強化了其他意識形態控制,以防止騷亂。」

儘管形勢嚴峻且不斷惡化,但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朝鮮的關注卻在減弱,聯合國安理會在朝鮮人權記錄問題上陷入僵局已達十年之久。其中,俄羅斯否決了延長安理會專家小組的任期,這無異於為朝鮮違反制裁的行為劃上了句號。

因此,人權觀察呼籲「民主國家應立即提交一份聯合國大會決議,成立一個新的朝鮮問題監督和報告機構,將人權和人道主義問題與朝鮮政府的核計劃和彈道武器計劃對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結合起來。」

「系統性的虐待和鎮壓是朝鮮武器計劃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將一個問題與另一個問題分開處理已毫無意義。聯合國大會近年來已同意建立其他機制來解決複雜的危機,如敘利亞問題。現在,聯大在朝鮮問題上也可以這樣做。」

三、維權網:五月中國新增41名良心犯

公民志願者聯網組織維權網於5月31日發布了五月《中國大陸在押政治犯、良心犯月度報告》。根據該報告,維權網上期名錄中的40人已被刑滿釋放或取保獲釋。並獲悉有羈押2人被判刑,9人獄中有新動態。同時,本期新增3人被刑事拘留、強迫失蹤以及38人被判刑,共計41人。被捕的主要原因是維權上訪,扞衛少數民族權利,參加宗教活動,以及參加民主人權活動等。

1、本月獲悉上期名錄中刑滿釋放及取保獲釋的40人的名單:

艾則孜•艾買提(維吾爾)、陳娟、叢霞、方宗菊、郭秀海、

胡元勤、康桂雲、李鳳蘭、李洪財、李健、

李衛萍、李秀雲、劉春琴、劉富祥、劉金煥、

劉平、 劉榮仙、陸大新、呂麗珍、馬永菊、

齊文伯、任鵬、桑噶蔣揚、史宗喜、王愛弟、

王愛忠、王蕾、 王立芳、 王敏、王藏、

王志燕、危美甜、吳風桃、肖艷芳、楊玉興、

張展、 趙海軍、趙林、 常昊、 張海、

2、羈押中的2人被判刑名單:

4年:張曉東、

3年:徐秀珍、

3、本期新增被判刑的38人名單:

10年:焦傳富、

8年:匡宗堯、

7年4個月:邱新乃、

7年:孔久紅、

6年6個月:胡明霞、

6年:張秀琴、鄧賢程、黃禮喬、

5年:劉洪運、李紅梅、雷秀香、

4年6個月:蔣朝林、吳道芬、

4年:徐亞梅、

3年9個月:周紅燕、

3年6個月:蔣職會、張占安、劉志明、牛艷、周洪亮、

3年:梁樹發、秦書海、周春玲、張新發、

2年6個月:張亞茹、

2年:劉玉蘭、楊勇、呂麗芳、梁卉、李桂林、李小鳳、

1年6個月:姜彩鳳、張德國、趙雲峰、廉晶、徐麗秀、龍澤清、羅美林、

截止發稿為止,中國目前共有1728名在押政治犯、良心犯。其中,死緩11人,無期徒刑19人,有期徒刑1461人,刑期不明22人,羈押未判237人,另有大量人員 「被精神病」 和強迫失蹤並未完全記錄在內。

每位政治犯、良心犯的被捕原因詳情請訪問維權網:《維權網:中國大陸在押政治犯、良心犯月度報告(2024年5月31日)第104期(共 1728人)》

此外,我們還需要關注的有非營利組織中國勞工通訊對於中國勞工權利的追蹤報道。四月份中國發生了安全事故16起,工人集體行動92起,工人求助75起。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