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新關稅 業內擔憂北京報復

2024年06月13日 2:53 PDF版 分享轉發

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新關稅 業內擔憂北京報復2024年1月2日,產電動車在山東煙台港等待裝船出口。

經過數月的反補貼調查,本周三宣布下月起將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徵收額外,中方對此舉措表示強烈不滿。業內擔憂的報復可能會重創對華貿易,但中國的經濟也會因反制措施而受挫嗎?

歐盟委員會本周三(6月12日)宣布,將從下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而且,這項政策將不只針對中國品牌汽車,還包括歐洲寶馬、大眾、賓士在中國生產、進口至歐洲的電動汽車。

歐盟表示,基於這些汽車製造商配合的程度不同和其他考量,所徵收的關稅也有所區別,相對配合的寶馬和特斯拉在中國產的電動汽車面臨21%的關稅、中國製造商吉利汽車則是20%;比亞迪因為十分配合所以將被徵收17.4%、不配合調查的上汽則面臨38.1%的新關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周三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歐盟新公布的關稅措施是「典型的保護主義」。

「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林劍說:「我們敦促歐方恪守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同中方一道維護好中歐經貿合作大局。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同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也就此表態:「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產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該發言人還稱,是以「維護公平競爭」為名行「破壞公平競爭」之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經過幾個月的反補貼調查,歐盟的關稅措施終於塵埃落定。在此前不久,美國已把針對的關稅提高至100%。儘管歐盟的關稅稅率不及美國,但外界仍然擔憂,歐盟此舉會招致北京的報復。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貿易專家、曾任柯林頓政府貿易官員的萊茵施(William Reinsch)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分析說,儘管中國的報復在意料之中,但並非迫在眉睫。

他說:「中國總是會進行報復,儘管並不總是立即進行,也不總是以預期的方式進行。他們善於找到既給目標企業造成痛苦又不會損害自己企業的方式,而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萊茵施進一步分析說,毋庸置疑,歐盟汽車製造商將首當其衝。「由於一些歐盟汽車製造商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它們顯然是報復的目標。看起來該行業對此感到擔憂,但中國很可能會在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進行報復。」

2024年2月26日,中國產比亞迪電動車在瑞士日內瓦展出。(法新社)
2024年2月26日,中國產比亞迪電動車在瑞士日內瓦展出。(法新社)

 

本台日前報道,中國已經對主要產自法國的進口白蘭地酒啟動反傾銷調查,並於今年4月通過相關法律,以增強北京在美國或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時的反制能力。上述歐盟的消息公布后,部分依賴中國市場銷售的歐洲汽車製造商股價應聲下跌。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中國事務專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告訴本台,中國可能會對歐洲對華出口的商品徵收關稅,包括汽車、飛機和酒類等奢侈品。他說:「歐洲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可能會縮減,鑒於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銷售和生產依賴,這一影響十分重大。」

萊茵施還指出,歐盟的關稅只是為本土製造商爭取競爭優勢,不足以將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排除在歐盟市場之外。他說:「如果關稅最終將中國電動汽車擠出歐洲市場,鑒於汽車行業的重要性,這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何天睦則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可能被迫轉向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市場,以彌補美國和受保護的歐洲市場的准入不足。

據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3月的一項分析,2023年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占歐盟市場總份額的約19.5%,預計今年這一佔比將上升至25.4%。

記者:經緯    責編: 李亞千    網編:洪偉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