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台灣經貿"疏中親美" 新部長郭智輝到訪華盛頓

2024年06月27日 3:12 PDF版 分享轉發

台灣經貿"疏中親美" 新部長郭智輝到訪華盛頓的新任長郭智輝與參加”選擇高峰會”的台灣新創代表團成員們合影

美中激烈競爭之下,台灣在經貿方面日益呈現出”疏中親美”的趨勢。當地時間6月25日,率團在美參加投資峰會的台灣新任郭智輝表示,他這次訪美重點就是希望推動美台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能早日通過,為台灣企業投資排除障礙。

台灣的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率領120人的代表團訪美,出席由美國商務部主辦的年度招商引資大會「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

會議於6月23日到26日在華盛頓特區近郊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90個國家的代表團,約2300家廠商、5000人參與,並有各州政府及海外屬地代表出席,規模為歷年之最。其中,台灣代表團再度成為規模最大的代表團之一,這也顯示出對於投資美國的高度興趣。

晤美方官員  郭智輝: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是重點

郭智輝在25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這次訪美分別與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唐·格雷夫斯(Don Graves)以及財政部、國務院等行政部門官員舉行了會晤,以表達台灣方面的訴求:「我們的重點就是ADTA(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就是這一個重點,早日能夠通過這個法案。……這個法案通過,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的台灣企業來這邊投資。」他說,台灣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對成本和稅賦都很敏感。如果可以避免重複課稅並得到一些政策支持,這些企業自然願意投資美國。

今年2月,《美台快速減免雙重課稅法案》作為《2024年美國家庭和工人稅務減免法案》的一部分,已經由美國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但還有待參議院表決通過後,才能送交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郭智輝表示,美方對於該法案的通過也表示樂觀,但具體何時能通過尚難預測。

鬆綁科技人員來台 促進台灣成為全球研發中心

郭智輝日前在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舉行的歡迎酒會上致辭強調,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經貿夥伴,因此他在接任經濟部長一個月後,就代表台灣來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介紹台灣新政府的政策,並深化美台之間的經貿交流。

郭智輝上任后即提出「境外關內」政策,希望透過「大廠帶小廠」的方式,帶動台灣中小企業布局海外。他提到:「這次來,我有帶台灣供應鏈的這些廠商中小企業,來看美國這邊的商機,……包括來美國設廠。」 他還表示,台灣的經濟部與美國在台協會這次合組半導體與新創團隊並與美國業者交流,希望藉此展現台灣不只有製造實力,也有卓越的創新推動能量。

在25日的記者會上,郭智輝還強調,因為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最近很多美國大型科技企業都到台灣設立研發中心並計劃加碼投資,他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在投資台灣的同時,也帶入更多人才,讓台灣成為國際研發中心。郭智輝表示,台灣政府為此還需要政策鬆綁,吸引更多外來人才。他說,根據目前盤點,到2040年,台灣各方面的人才缺口還有40-50萬人,其中主要是高階製造業及服務業。

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為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的台灣代表團舉行歡迎酒會(攝影:凱迪/記者)
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為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的台灣代表團舉行歡迎酒會(攝影:凱迪/記者)

台商對美投資猛增近八倍  對大陸投資卻創新低 

目前,美台經貿關係持續強化。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俞大㵢在23日的歡迎酒會中提到:「去年,美國對台灣的投資成長134%。作為台灣人,我們也不甘落後,因此我們在美國的投資激增了790%。台灣對外投資的41%都來到美國這裏,使之成為我們最大的投資目的國。」

與此同時,台灣與中國的經貿「脫鉤」正在加劇。據台灣官方今年2月發布的數據,台商對大陸投資占所有對外投資的比重已從2010的83.8%,降至2023年11.4%,創下歷史新低。同時,兩岸貿易佔台灣對外貿易的比重也從2020年的34.3%降至2023年的28.6%。台灣陸委會認為,「台商已順應國際供應鏈重組,調整全球布局,降低對中國的投資,並提升對美國、歐洲、日本以及新南向國家投資比重,以分散生產風險。」

另據台灣的經濟部相關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美國超越中國,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這也是自從2016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首次。

台灣經貿「疏中親美」   美國務院前官員關注地緣政治影響

美聯社上個月曾發文指出,台灣投資和出口在美中之間的此消彼長,反映出在美中競爭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台灣正竭力降低對中國的經貿依賴,以免遭北京出於政治目的施加經貿壓力;同時,台灣正有效強化與美國這個最堅定支持者之間的經貿關係。報道還指出,台灣經貿疏中親美趨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新冠疫情后,中國的經濟復甦成長乏力以及全球企業正在推動供應鏈多元化。

針對台灣經貿疏中親美的趨勢,美國國務院亞太經合會前資深官員、曾任美國在台協會駐台北副處長的王曉岷告訴本台:「中國的外交政策等等,當然令大家擔心。因為它的外交政策,中美之間的關係也在惡化。做為商人,當然要關心。」

與此同時,美國也正在努力吸引外資。王曉岷說,最重要的就是在政策方面:「美國盡量採取一些措施讓大家到美國投資,特別是半導體,其它方面也都在鼓勵。這些方面台灣也都加入了,如 TSMC(台積電)等。」

雖然台商正在把投資多元化,不過王曉岷認為,台商撤出中國大陸的速度不可能太快:「如果你表示出我會撤退的話,中國可以現在馬上就把你在大陸的投資沒收。做生意的人不會這麼做。所以他不會公開地說我現在要撤退了,他還是要慢慢地來。」

至於美國企業選擇在台灣擴大投資的問題,王曉岷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台灣具有巨大的科技潛力,當然投資者也會考慮到台海安全的風險。此外,很多美國公司在中國大陸也有投資和貿易,所以會考慮在與台灣增加往來的同時,是否會影響在大陸的生意。

記者:凱迪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