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你最終所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的事物

2018年12月04日 6:56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叔本華

作者: 叔本華

1.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2.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學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

3.朋友都說自己是真誠的,其實,敵人才是真誠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敵人的抨擊、指責作為苦口良藥,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難之交真的那麼稀有嗎?恰恰相反,我們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開始患難了,就向我們借錢了。

4.人們最終所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的事物,只不過是一些在本質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罷了。

5.我們可以把社會人群比喻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時候懂得與火保持一段距離,而不會像傻瓜那樣太過靠近火堆;後者在灼傷自己以後,就一頭扎進寒冷的孤獨之中,大聲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6.我們不能太過遷就和順從任何人,人們尤其不能忍受別人需要他們。一旦認定別人需要他們,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們將變得傲慢,無禮。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能夠擁有優勢全在於我們對對方沒有要求,不用依靠他們,並讓他們清楚這一點。

7.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戀戀不忘。

8.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9.我們不應為某件事情過分高興或者悲傷,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變,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對於何為有利,何為不利的判斷是虛幻的。因此,幾乎每個人都曾經一度為某件事情悲傷不已,但最後卻被證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們曾經為之興高采烈的事情,卻變成了我們極度痛苦的根源。

10.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並更大胆地說謊,最後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11.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12.從的角度看,生活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遙遠未來;從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卻宛如一個非常短暫的往昔。一個人必須要到老年或活到相當長的年歲,才可能看出生活是多麼短暫。

13.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

14.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15.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不要有什麼想法就立馬告訴別人。另外,對別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應鍛鍊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16.只有知道了書的結尾,才會明白書的開頭。

17.唯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堅定、不可動搖之確信的人才被稱為驕傲。

18.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19.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應該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應該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把無關痛癢的小事掛在心上。那些經歷著大災難的人是無暇顧及這些小事的。

20.即便是最渺小的存在,也勝過那最偉大的虛空。

亞瑟·叔本華,德國家,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著有《論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道德的起源與基礎》等,是一個徹底的宿命論者和決定論者。死後將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金蘭